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遭江夏

遭江夏

后汉书.祢衡传》:祢衡“后复侮慢于表,表耻不能容,以江夏太守黄祖性急,故送衡与之,祖亦善待焉……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言不逊顺,祖惭,乃诃之,衡更熟视曰:‘死公!云等道?’祖大怒,令五百将出,欲加棰,衡方大骂,祖恚,遂令杀之。”

汉末名士祢衡,恃人傲物,藐视权贵,为刘表所不容,被送往江夏太守黄祖处,终为黄祖所杀。后用为文士遭害之典。

唐.杜甫《题郑十八著作虔》诗:“祢衡实恐遭江夏,方朔虚传是岁星。”


猜你喜欢

  • 不测之渊

    《战国策.魏策》:“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不测之渊,谓深不可测,常用以比喻危险之地。汉.刘向《说苑.正谏》:“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偏正 渊

  • 潘杨代称穆

    源见“潘杨之睦”。指世代姻亲交好。唐卢照邻《哭明堂裴主簿》诗:“潘 杨代称穆,秦 晋忝姻连。”

  • 鸿鹤

    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老聃在周之末,居反景日室之山,与世人绝迹。惟有黄发老叟五人,或乘鸿鹤,或衣羽毛,耳出于顶,瞳子皆方,面色玉洁,手握青筠之杖,与聃共谈天地之数。”后因以“鸿鹤”为隐居、出家或

  • 杞天崩

    源见“杞人忧天”。喻指不可能发生的可怕之事。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亦喻指帝王去世。清顾炎武《大行皇帝哀诗》:“已占伊水竭,真遘杞天崩。”

  • 班荆藉草

    源见“班荆道故”。又《后汉书.陈留老父传》:“桓帝世,党锢事起,守外黄令陈留张升去官归乡里,道逢友人,共班草而言。”谓友人相聚共叙离情。元许有壬《绿头鸭.八月十四日圭塘玩月》词:“任诸君,班荆藉草,环

  • 习焉不察

    《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后因用“习焉不察”表示习惯于某种事物而察觉不到其中的问题。宋张淏《云谷杂记.取进止》:“当栖楚待罪时,处分未出,其曰进止,

  • 误点成物

    同“屏风误点”。唐韦应物《咏徐正字画青蝇》:“误点能成物,迷真许一时。”

  • 竹里琴

    《晋书.阮籍传》:“阮籍……嗜酒能啸,善弹琴。”晋代名士阮籍与侄阮咸等常作竹林之游,又善弹琴,故称“竹里琴”。后用作咏琴或借以咏叔父之典。唐.李端《题从叔沆林园》诗:“鸟哢花间曲,人弹竹里琴。”

  • 未知所措

    见“不知所措”。【词语未知所措】  成语:未知所措汉语大词典:未知所措

  • 云雨晦阳台

    源见“巫山云雨”。表现男欢女爱之情。唐武元衡《赠歌人》诗:“他日相思楚 巫峡,莫教云雨晦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