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光逸传》:“光逸字孟祖,乐安人也……后举孝廉,为州从事,弃官投辅之……寻以世难,避乱渡江,复依辅之。初至,属辅之与谢鲲、阮放……散发裸裎,闭室酣饮已累日。逸将排户入,守者不听,逸便于户外脱衣露
骥( ㄐㄧˋ jì ):好马。枥( ㄌㄧˋ lì ):马槽。烈士:古指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 表示人到老年,仍有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语出汉.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
源见“女娲补天”。借指济时匡世的英杰。柳亚子《题李公朴怒涛集》诗之二:“崩城杞妇应收泪,炼石娲皇誓补天。”
《南齐书.王敬则传》:“〔东昏侯〕谓敬则至,急装欲走。有告敬则者,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据载,南北朝时,齐王敬则起兵叛变朝廷,此时齐明帝正重病缠身。东昏侯使人上屋顶眺
源见“洛神”。形容美女爱才士。《花月痕》十五回:“正是:宝枕赠陈思,汉佩要交甫。为歌《静女》诗,此风亦已古。”
源见“昭君出塞”。指塞外乡愁。唐顾况《刘禅奴弹琵琶歌》:“明妃怨中汉使回,蔡琰愁处胡笳哀。”
《西京杂记》卷二:“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鹴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谓居贫而不惜珍贵之物换酒欢饮。后遂以形容情谊至厚,相爱至深。宋苏轼《次韵孔常父送张天觉》诗:“送君应典
同“攀髯”。《旧唐书.哀帝纪》:“皇太后义深鸣凤,痛切攀龙,亦欲专奉灵舆,躬及园寝,兼尽追摧之道,用终克敬之仪。”【词语攀龙】 汉语大词典:攀龙
源见“纳隍之志”。指痛惜人民的疾苦。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处士耿楚控先生定理》:“伊尹之觉,非闻见知解之觉也,即其若挞之耻,纳沟之痛,此其觉也。”
《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资,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后以“午市”指中午的市集。明高启《送李使君镇海昌》诗:“人杂岛夷争午市,潮随山雨入秋城。”【词语午市】 汉语大词典: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