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赔了夫人又折兵

赔了夫人又折兵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二折:“周瑜周瑜,休夸妙计高天下,只教你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国故事:东吴孙权要向蜀汉刘备索回荆州,听从周瑜之计,将妹妹孙尚香谎说许配刘备,借以把刘备骗到东吴作为人质,以便索回荆州。刘备按照诸葛亮的对策,到东吴成亲后携夫人逃走。周瑜带兵追赶,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后因以“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占便宜,反而遭受双重损失。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又害那赵孝打了屈棒,免不得与金朝奉共出些遮羞钱与他。尚自喃喃呐呐怨恨。这叫做‘赔了夫人又折兵。’”


其他 三国时东吴都督周瑜定计假意将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准备乘机把刘备骗到东吴扣作人质,以便讨还荆州。刘备按诸葛亮的对策行事,到东吴成婚后同夫人逃出东吴。周瑜带兵追赶,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后人以“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占便宜不成,反而遭受双重损失。元·无名氏《隔江斗智》2折:“休夸妙计高天下,只教你~!”姚雪垠《李自成》:“闯王想的倒美,可是种籽在哪里……老天爷不帮忙,继续旱下去,那才是~。”△贬义。多用于表现双重损失方面。→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一箭双雕


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占便宜却反遭双重损失之意。

“折”,损失。损兵折将,损、折对举,折犹损。谓亏损兵员。

三国时,刘备借荆州 “久假不归”,周瑜想夺回来,便设下一计: 假称将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乘其到东吴招亲时将其扣下,以换回荆州。结果,刘备到东吴成亲后,设计逃出了东吴,尽管周瑜沿途调兵遣将阻截,仍然无济于事,刘备还是带着新夫人回到了住地。当时,蜀国的士兵们知道此事后,讥笑道: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此后,“赔了夫人又折兵”一语便流传下来。事见 《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第五十五回。


【词语赔了夫人又折兵】  成语:赔了夫人又折兵汉语词典:赔了夫人又折兵

猜你喜欢

  • 井蛙醯鸡

    《云笈七签》卷七十:“今既闻命,实饱于玄风,醉其真义也。吾向来井蛙醯鸡哉。”醯鸡:一种小虫名,常用以形容细小。“井蛙醯鸡”比喻见识浅薄。唐.刘禹锡《送惟良上人诗序》:“信神与之而不能测神之所以付,信术

  • 剪髻鬟

    同“剪发待宾”。唐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月陈剪髻鬟,市鬻充杯酒。”

  • 操袂

    《礼记.曲礼上》:“献民虏者操右袂。”本谓献俘时持其右袂以防异心。后用以指献捷。唐白居易《太社观献捷》诗:“班师郊社内,操袂凯歌中。”唐刘禹锡《凯旋成咏寄荆南严司空》:“卉服联操袂,雕题尽鞠躬。”【词

  • 拜下风

    《左传.僖公十五》载:在秦晋韩原之战中,晋军大败,晋惠公被秦俘获,“晋大夫(却乞)反首(头发蓬乱下垂)拔舍从之(拔帐随行)。秦伯(秦穆公)使辞焉,曰:‘二三子何其戚(忧愁,担忧)也!寡人之从晋君而西也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蜡炬:蜡烛。 春蚕吐丝到死才会休止,蜡泪烧干了才肯化为灰烬。 原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 后也比喻人们为着某种理想而执着地追求,至死不渝。语出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珠玑

    同“珠玉”。唐方干《赠孙百篇》诗:“羽翼便从吟处出,珠玑续向笔头生。”【词语珠玑】   汉语大词典:珠玑

  • 哲人萎

    同“哲人其萎”。明陆采《怀香记.哀中闻喜》:“白玉楼成促去期,天公故使哲人萎。”【词语哲人萎】   汉语大词典:哲人萎

  • 既往不咎

    原为孔子告诫他的学生宰予对鲁国政治表态要谨慎。如果事情已经过去,就不要再去评论其是非曲直。后则泛指过去做了错事,不予追究。鲁哀公要修复火灾毁坏的社坛,向宰我询问社坛周围应植什么树木。宰我回答说,夏朝植

  • 五子恨雕墙

    《尚书.夏书.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 银桥

    前蜀杜光庭《神仙感遇传》:“玄宗于宫中玩月,公远奏曰:‘陛下莫要至月中看否?’乃取拄杖,向空掷之,化为大桥,其色如银。请玄宗同登。约行数十里,精光夺目,寒气侵人,遂至大城阙。公远曰:‘此月宫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