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谤书盈箧

谤书盈箧

源见“箧中书”。形容诽谤和攻讦之书函甚多。宋刘仙伦《贺新郎.寿王侍郎简卿》词:“奈自古、功成人妒。君看乐羊中山役,任谤书盈箧终无据。”


【典源】《吕氏春秋·乐成》:“魏攻中山,乐羊将。已得中山,还反(返)报文侯,有贵功之色。文侯知之,命主书曰:‘群臣宾客所献书者操以进之。’主书举两箧以进,令将军视之,书尽难攻中山之事也。将军还走北面再拜曰:‘中山之举,非臣之力,君之功也。’”《战国策·秦策二》:“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 (返) 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 (qie),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

【今译】 战国时,魏文侯命乐羊为将,使率兵攻打中山国,三年才攻下。乐羊得胜归来夸耀自己的战功,文侯拿出一箱臣下非议乐羊的奏书给他看。乐羊连忙叩首谢罪,说:“胜利并非我的功劳,全靠君王信任我啊!”

【释义】 后以此典指遭人攻讦、诽谤。

【典形】 谤臣诬、谤箧、谤书盈箧、箧中书、乐羊两箧、中山得谤、中山箧、谤书腾三箧、谤书盈一箧。

【示例】

〔谤臣诬〕 唐·陈子昂《答韩使同在边》:“但蒙魏侯重,不受谤臣诬。”

〔谤箧〕 明·袁宏道《寄黄平倩庶子》:“谤箧只堪助道品,羞囊休问买山钱。”

〔谤书盈箧〕 清·黄遵宪《冯将军歌》:“将军剑光方出匣,将军谤书忽盈箧。”

〔箧中书〕 宋·陆游《刘太尉挽歌辞》之二:“云何娼功者,不置箧中书?”

〔乐羊两箧〕 明·陈子龙《送曾宪长霖寰年丈》:“季布一言何易罢,乐羊两箧有谁收?”

〔中山得谤〕 清·王士禛《金陵挽陈士业先生》之二:“中山翻得谤,孟博竟同收。”

〔中山箧〕 宋·欧阳修《上随州钱相公启》:“中山之箧虽盈,南海之车终辩。”


【词语谤书盈箧】   汉语词典:谤书盈箧

猜你喜欢

  • 六鳌

    源见“龙伯钓鳌”。指传说中负载五仙山的六只大龟。借指担负重任者。唐李白《登高丘而望远海》诗:“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明夏完淳《代人赠镇府》诗:“六鳌还镇澥,八柱独承天。”【词语六鳌】   汉语大词

  • 捧心学

    同“捧心”。宋黄庭坚《次前韵谢与迪》:“今代捧心学,取笑如东施。”

  • 怀瑾握瑜

    《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王逸注:“瑾、瑜,美玉也。”因以比喻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并列 瑾、瑜均为美玉,比喻美德

  • 忆酒垆

    源见“黄公酒垆”。谓悼念亡友。唐李商隐《白云夫旧居》诗:“平生误识白云夫,再到仙檐忆酒垆。”【词语忆酒垆】   汉语大词典:忆酒垆

  • 摧枯折腐

    同“摧枯拉朽”。喻极容易办到。《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见“摧枯拉朽”。《后汉书·耿弇传》:“我至长安,与国家陈渔阳、上谷兵马之用,还出太原、代郡,反覆数十日,归发

  • 刻猴

    同“刻棘”。南朝 梁江革《又赠何记室诗》:“刻猴虽言巧,辩对今知章。”

  • 石家锦步帐

    源见“石崇斗奢”。借喻绚丽的晚霞。明徐渭《夕霞》诗之一:“石家锦步帐,海国紫玻璃。”

  • 同声相应

    《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孔颖达疏:“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同气相求者,若天欲雨而础柱润是也。此二者声气相感也。”后多以喻志趣相同者互相呼应。《三国志.王粲等传论》:“昔

  • 陈登傲

    源见“元龙高卧”。指豪放不拘礼俗。明 汤式《一枝花.言志》套曲:“自怜王粲狂,莫怪陈登傲。”

  • 筑舍道傍

    同“筑室道谋”。《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七年》:“此所谓筑舍道傍,无时可成。”胡三省注:“《诗》曰: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见“筑室道谋”。傍,旁边。【词语筑舍道傍】  成语:筑舍道傍汉语大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