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谈经

谈经

汉书.朱云传》载:五鹿充宗,字君孟,任职少府,“为梁丘《易》(即梁丘贺所传的《易经》),自宣帝时,善梁丘氏说。元帝好之,欲考其异同,令充宗与诸《易》家论。充宗乘贵辩口,诸儒莫能与抗,皆称疾不敢会。有荐云者,召入。摄?(音zī下衣衣缝,即裳缝)登堂,抗首而请,音动左右。既论难,连拄(驳倒)五鹿君。故诸儒谓之语曰:‘五鹿岳岳(角高耸貌),朱云折其角。’”

这个故事说的是汉朝的朱云怀析《易》之妙理,逞口辩之雄才,在朝堂之上,驳倒五鹿充宗的事。后以“谈经”常喻指长于辞令,善于言辩,以“折角”形容有口才。

宋.周邦彦《汴都赋》:“虽有注河之辩,折角之口,终日危坐抵掌而谭,犹不能既(尽)其万一。”

柳亚子《感事呈毛主席》诗:“夺席(见本书“夺席”条)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柳诗因为要与“无车弹铗”求对仗,故将后汉戴凭说经难倒诸儒、重坐五十余席的事与朱云事合在一起来用,易使读者误为一人之事。其实,谈经夺席的是戴凭,谈经非五鹿的是朱云。


【词语谈经】   汉语词典:谈经

猜你喜欢

  • 惭丁

    《左传.襄公十四年》载:尹公佗向庾公差学射箭,庾公差的射术又是从公孙丁那里学来的。后来有一次,尹和庾奉命追杀卫献公,而给卫献公驾车逃跑的恰是公孙丁。庾公差说:“如果射,是背弃老师;不射,将被诛戮,射了

  • 驽守

    源见“驽马十驾”。谓才能低而能尽职。清方履篯《与江神笺》:“履篯以朔方鲰士,炎国侨民,学愧通经,行惟驽守。”【词语驽守】   汉语大词典:驽守

  • 膏火自煎

    《庄子.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成玄英疏:“膏能照明以充镫炬,为其有用,故被煎烧。岂独膏木,在人亦然。”因以“膏火自煎”比喻人因有才能或有财产而得祸。三国 魏阮籍《咏怀》之八:“膏火自煎

  • 祸稔萧墙

    见“祸起萧墙”。唐·刘蕡《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策》:“~,奸生帷幄;臣恐曹节侯景复生于今日矣。”【词语祸稔萧墙】  成语:祸稔萧墙汉语大词典:祸稔萧墙

  • 刘尹信诚

    《世说新语.德行》:“刘尹在郡,临终绵惙,闻阁下祠神鼓舞。正色曰:‘莫得淫祀!’”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刘尹别传》:“惔字真长,沛国萧人也。汉氏之后。真长有雅裁,虽荜门陋巷,晏如也。历司徒左长史、侍中、

  • 东易

    源见“丁宽易东”。代指经学大师。宋范仲淹《上张侍郎》:“恭惟留守侍郎,崇直古道,茂冠人彝……经纬抗鲁云之作,论思倾丹石之衷。仁助南薰,下解吾民之愠;道侔‘东易’,旁洗庶物之心。”【词语东易】   汉语

  • 赤鯶公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鳞介篇》:“国朝律:取得鲤鱼即宜放,仍不得吃,号赤鯶公。卖者杖六十。言鲤为李也。”唐代皇家姓李,鲤李同音要避讳,因称鲤鱼为“赤鯶公”。宋苏轼《庐山二胜.开先漱玉亭》诗:“愿随琴高生

  • 三箧亡书

    42` 源见“安世补亡”。指大量散失的图书。用以形容博闻强记。唐罗隐《投湖南王大夫启》:“三箧亡书,幸无漏略;一枝仙桂,尝欲觊觎。”【词语三箧亡书】   汉语大词典:三箧亡书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源见“渭滨垂钓”。比喻心甘情愿或自愿上圈套。明 叶良表《分金记.狂徒夺节》:“自古道的好:‘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不愿,怎强得也?”草明《乘风破浪》一章:“我都把咱们地址告诉了她了。姜太公钓鱼,愿者

  • 功人

    源见“功人功狗”。泛指起关键作用、有特殊贡献的人。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唐下》:“至李 杜二集,以前诸公未有敢措手者,而廷礼去取精核,特惬人心。真艺苑功人、词坛伟识也。”【词语功人】   汉语大词典: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