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hù户):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此为孔道辅以手板击蛇事。孔道辅,字原鲁,初名延鲁,孔子45代孙。从小就端庄持重。进士及第后为宁州军事推官,常与州将打交道,争辨是非,力求将事办好。当时,在天庆观
同“蜗角斗争”。元张翥《行香子.止酒》词之一:“鸥外风波,蜗角干戈,算百年,一梦南柯。”
源见“相思树”。比喻恩爱夫妻永别。《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何期忽作韩凭别,赴水坠楼心已决。”
同“秦帝桥”。明张凤翼《红拂记.髯客海归》:“变桑田几多岁月,祖龙桥旧基磨灭。”
同“山阳笛”。明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文》:“山阳哀逝,士衡辨亡;交此百忧,云胡弗伤!”
同“王祥卧冰”。宋梅尧臣《胡夫人挽歌》:“谁复向寒月,卧冰求鲤鱼?”连动 孝亲的典实。[例]他~,长年守候在母亲的病榻旁,真不容易。△褒义。多用于孝顺双亲。→王祥卧冰【词语卧冰求鲤】 成语:卧冰求鲤
宋苏轼《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道人笑不答,此意安在哉。昔年本不住,今者亦无来。此语竟非是,且食白杨梅。”王十朋集注:“《杭州图经》云:杨梅坞在南山近瑞峰,杨梅尤盛,有红白二种,今杭人呼白者
同“腹背毛”。《后汉书.孟尝传》:“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实羽翮之美用,非徒腹背之毛也。”宋方岳《回史督相启》:“微如腹背之毛,亦玷齿牙之论。”偏正 腹部、背部的羽毛。比喻无足轻
宋.苏洵《衡论上.远虑》:“圣人之任腹心之臣也。尊之如父师,爱之如兄弟,握手入卧内,同起居寝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指凡是知道的事情全说出来,凡是说出来的事情则毫无保留。后因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
源见“椒花颂”。后常用以表示春节祝贺之意。北周庾信《正旦蒙赵王赉酒》诗:“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唐杜甫《十二月一日》诗之一:“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椒花媚远天。”仇兆鳌注:“春将至,故椒花欲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