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虎脊

虎脊

汉武帝时从西域得到大宛国产的骏马,《天马歌》写道:“天马是从西方来的,它可在沙漠上奔驰,使东方各族人都为之叹服。它是从泉水里出现的。毛色象老虎背脊上的花纹,骁变化,出没如鬼神。”后因以“虎脊”为典,咏颂骏马骐骥。

【出典】:

汉书》卷22《礼乐志》1060、1061页:“天马徕(来),从西极,涉流沙,九夷(古代东方各族的通称)服。天马徕(来),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应劭注曰:“马毛色如虎脊〔者〕有两也。”颜师古注曰:“言其变化如鬼神。”

【例句】:

唐·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渥洼骐骥儿,尤异是虎脊。”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之3:“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宋·苏轼《次韵子由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元狩虎脊聊可友,开元玉花何足奇!”


【词语虎脊】   汉语词典:虎脊

猜你喜欢

  • 患生于所忽,祸发于细微

    患:忧患,祸患。忽:不注意。 表示祸患常常发生在人们所忽视的细小的事件上。语出汉.刘向《说苑.敬慎》:“嗜欲使行亏,谗谀乱正心,众口使意回,忧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后汉书.冯衍传》:“衍因说廉

  • 孤屿诗

    《文选》卷二十六南朝.宋.谢灵运《登江中孤屿》唐.李善注:“永嘉江也。”南朝谢灵运曾写过一首《登江中孤屿》的诗,抒发登临永嘉江中孤屿的感受。后以“孤屿诗”作为咏江游之典。唐.钱起《送包何东游》:“子好

  • 投笔弃田里

    源见“投笔从戎”。指弃文离开家乡,报效国家。元迺贤《京城杂言》诗之六:“千金筑高台,远致天下士……我亦慷慨人,投笔弃田里。平生十万言,抱之献天子。”

  • 井养

    《易.井》:“井,养而不穷也。”孔颖达疏:“叹美井德,愈汲愈生,给养于人,无有穷已也。”后用以比喻受到别人的好处、恩惠。《艺文类聚》卷五八引南朝梁元帝《答刘缩求述制旨义书》:“叩而必应,已谢玄钟;汲而

  • 猿声断客肠

    源见“断肠猿”。形容一种令旅客生愁的叫声。唐张祜《题弋阳馆》诗:“吴溪漫淬干将剑,却是猿声断客肠。”

  • 如瓜大枣

    同“如瓜枣”。宋刘辰翁《洞仙歌.寿仲甫》词:“也曾海上,啖如瓜大枣。”

  • 誓墓羲之

    源见“羲之誓墓”。指决心归隐之人。宋赵文《塞翁吟》词:“便万里,金台筑就,已长分采药庞公,誓墓羲之。”

  • 蚊虻走牛羊

    汉代刘向《说苑.说丛:》“蠹蝝剖柱梁,蚊虻走牛羊。”蝝( ㄩㄢˊ yuán 缘):蝗子:意谓蠹虫、蝗子能蛀破硕大的柱子、栋梁、蚊虫、虻虫能驱使牛羊逃跑。比喻小能制大。

  • 魏草

    同“魏颗结草”。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效诚魏草,小人之所怀恩。”【词语魏草】   汉语大词典:魏草

  • 歃血为盟

    歃(shà煞)血:古代宣誓结盟之一种仪式,参与订立盟约的人要用手指蘸血,涂在口旁,表示信守,称为“歃血”。此典指毛遂说服楚考烈王,与平原君赵胜等歃血宣誓订立合纵南北联盟抗秦的盟约。后以此典比喻订立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