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蘧公志

蘧公志

庄子.则阳》:“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春秋卫国大夫蘧伯玉既善于应变又能保持自己的志节。后遂用为咏矢志不移之典。

唐.陶翰《早过临淮》:“范子名屡移,蘧公志常保。”


猜你喜欢

  • 人言可畏

    《诗.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言:言语,指流言蜚语。众人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是可怕的。宋.王安石《辞参知政事表》:“付之方面之权,还之禁林之地,固己人言之可畏,岂云国论之与知。”清.李宝

  • 南楼老子

    源见“南楼”。指晋庾亮。借指咏谑游乐的人。宋李曾伯《水调歌头.再和》词:“南楼老子争似,短笛一椽茅。”

  • 枭破镜

    比喻忘恩背义的恶人。传说枭是食母的恶鸟,破镜是食父的恶兽。《汉书.郊祀志上》,“祠黄帝,用一枭破镜。”唐代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枭,鸟名,食母。破镜,兽名,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亦作“枭

  • 天下为家

    《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礼记.礼运篇》本段所反映的是私有制产生与发展后,社会进入奴隶制阶级社会的社会状况——财产私有制建立和奴隶制国家的产生,禹以后传子继承君位

  • 蛮触战

    同“蛮触交争”。宋辛弃疾《玉楼春.隐湖戏作》词:“日高犹苦圣贤中,门外谁酣蛮 触战?”

  • 孟孙问孝

    《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孟孙曾向孔子求问孝

  • 似人石

    源见“望夫石”。指望夫石。唐刘损《愤惋诗》之二:“愿作山头似人石,丈夫衣上泪痕深。”

  • 傅说版筑

    《尚书.说命》:殷高宗武丁告喻群臣:“梦帝(上帝)赉(lài,赏赐)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地名)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置诸其左右。”此传说《离骚》、《孟子.告子

  • 铤而走险

    《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鹿死不择音。’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杜预注:“铤,疾走貌。言急则欲荫茠于楚,如鹿赴险。”后因以“铤而走险”喻指因无路

  • 恒河沙

    同“恒河沙数”。唐王维《六祖能禅师碑铭》:“常叹曰:七宝布施,等恒河沙;亿劫修行,尽大地墨。”【词语恒河沙】   汉语大词典:恒河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