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湘妃竹”。供奉湘水神的庙宇。在洞庭湖 君山上。《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词语湘山祠】 汉语大词典:湘山祠
《列子.说符》:“人有亡?(同“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也;颜色,窃?也;言语,窃?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他日而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者。”后以为目
《史记.刺客列传》:“田光(燕国的处士高人)曰:‘吾闻之,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曰“所者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欲自杀以激荆卿,曰:‘愿足下
同“庄舄越吟”。唐罗隐《西京道德里》诗:“秦树团团夕结阴,此中庄舄动悲吟。”
源见“郤诜丹桂”。本指科举高中。亦用以颂扬政绩卓著者。唐罗隐《寄大理寺徐郎中》诗:“官序诜枝老,幽尘范甑空。”雍文华校辑:“《英华》、《全唐诗》诗末注云:‘证圣中,徐有功为大理寺少卿,执法平恕,鹿城主
源见“马援据鞍”。借指老当益壮、思建功业的老将。宋陆游《亲旧见过多见贺长健戏作此篇》诗:“据鞍马援虽堪笑,强饭廉颇亦未非。”
源见“王乔凫舄”。喻地方官或仙人的行踪。宋李光《近传已有代者补之作诗见寄因次其韵》:“舄凫随意远,辽鹤自知还。”清方文《太湖寿李溉林明府百韵》:“行矣新骢马,归哉旧舄凫。”【词语舄凫】 汉语大词典
《三国志.魏书.崔琰传》:“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惮焉。”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曰:“明帝时,崔林尝与司空陈群共论冀州人士,
《三国志.魏书.后妃传》:“文昭甄皇后,中山无极人,明帝母,汉太保甄邯后也。……建安中,袁绍为中子熙纳之。熙出为幽州,后留养姑。及冀州平。文帝纳后于邺,有宠,生明帝及东乡公主。延康元年正月,文帝即王位
同“刎颈交”。清 遯庐《童子军.卖友》:“倘若将他首发,岂不是把那刎颈至交,做成一个负心贼子吗?”见“刎颈之交”。【词语刎颈至交】 成语:刎颈至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