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陆翙《邺中记》:“石季龙与皇后在观上为诏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既衔诏,侍人放数百丈绯绳,辘轳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诏。凤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画,脚皆用金。”后因以“木凤衔书”称美皇帝传诏。清田从典《拟七
源见“竹林七贤”。借称侄儿。阮咸字仲容。唐钱起《送族侄赴任》诗:“林下不成兴,仲容微禄牵。”【词语仲容】 汉语大词典:仲容
源见“食玉炊桂”。原喻物价昂贵,后喻生活豪华。唐李贺《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诗:“长安玉桂国,戟带披侯门。”【词语玉桂】 汉语大词典:玉桂
指占卜官残害他人而使全家满门被处死。后以此典比喻残酷刑罚。西汉时,统治者仍依古代传统习惯任用占卜官之推算来测定国家大事。平时与卜官有点小怨小隙之人,常被他们借用公法来杀害;卜官们随心所欲地中伤他人,因
豕(shǐ使):猪。此典指公孙弘家穷,曾以放猪谋生。后以此典指士人出身贫贱。公孙弘(前200年——前121年),字季。齐(齐国旧地,今山东大部分地区)菑(zī兹)川(郡治今山东寿光南)薛县(今山东滕县
唐.司空图《司空表圣文集》卷一《容城侯传》:“容城侯金炯者,本蜀严道人,附山而居,同族中多见搜采。……会郡中卢生、范生,皆传修炼之术,委质相资,因砥磨以致用。上闻而器之。……上晨兴,必先至,则与冠冕者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介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
《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后以“冠年”指男子二十岁。南朝 梁慧皎《高僧传.释僧富》:“及其冠年,备尽经史,美姿容,善谈论。”【词语冠年】 汉语大词典:冠年
源见“献曝”。喻指微薄的贡献。章炳麟《记政闻社员大会破坏状》:“人情葆爱其所躬行,而欲施之邻里,野人奏曝,自古而有之。”主谓 野人,古代对没有爵位的人的称呼,一般指农民;曝,晒。农夫要把晒太阳的好处奏
同“梦槐安”。明郑若庸《玉玦记.行刺》:“箭穿杨叶知无失,梦入槐根定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