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郭陈列传》载陈忠上疏:“臣闻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后因以“堤溃蚁孔”比喻不注意细微之事就会铸成大错。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后汉书·陈忠
同“交盖”。宋张孝祥《题朱元顺浯溪图》诗:“元顺骨已冷,千载交盖倾。”
同“鹿走中原”。元耶律楚材《再用韵感古》:“鹿失嬴秦无令主,鼎分炎汉有能臣。”
原指一个国家被瓜分,后泛指分散和不完整。公元前317年,秦以张仪为使者到达魏国,劝告魏襄王与秦连横。他说,魏国地方不过千里,兵卒不过三十万人,周围又无险可守,并与楚、韩、赵、齐等强国为邻。如果南连楚国
源见“及瓜而代”。借指任职期满。南朝 梁荀济《赠阴梁州》诗:“闻君戍灵关,瓜时犹未还。”【词语瓜时】 汉语大词典:瓜时
同“椒花颂”。清 王龙文《白下僧寮同缓耳守岁兼柬杜于皇》诗:“改岁生千虑,诸天转一程。《阳春》迎楚客,《椒颂》祝良明。”【词语椒颂】 汉语大词典:椒颂
《汉书.汲黯传》:“淮南王谋反,惮黯,曰:‘黯好直谏,守节死义;至说公孙弘等,如发蒙耳。’”汉.淮南王(刘长)谋反,但畏惧汲黯直谏不畏死的精神。后因以为咏忠臣威镇诸侯之典。宋.苏轼《苏轼诗集》卷七《和
同“指佞草”。宋范仲淹《和庞殿院见寄》:“直节羡君如指佞,孤根怜我异凌霄。”【词语指佞】 汉语大词典:指佞
意谓将来还赶不上现在。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宋.姜夔《送项平甫倅池阳》:“西湖一曲古墙阴,清坐论诗夜向深,见谓人间有公等,不知来者不如今。”
集中众人的智慧,扩大效果。诸葛亮治蜀时虚怀纳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为了鼓励臣下进言,还专门写了一篇《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其中说:“所谓参署之职,就是要集中各方面的意见和方法,以使更好地效忠主上,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