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芒刺在背

芒刺在背

芒刺,草木茎叶、果壳上的小刺。芒刺扎在人的后背,比喻人的心情畏忌不安。典出《汉书·霍光传》。霍光(?-前68年),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大臣。霍光是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的异母弟。武帝时,任奉车都尉。昭帝年幼即位,霍光与桑弘羊等同受武帝遗诏辅政,任大司马大将军,封博陆侯。昭帝死,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不久又废刘贺,迎立宣帝。霍光前后执政20余年,族党满朝,权倾内外。刚即位的汉宣帝刘询对霍光十分畏忌,在参加拜谒高祖庙的仪式上,霍光陪宣帝同乘一辆车,宣帝极为害怕,坐立不安,如同芒刺扎在后背上。后来由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霍光陪宣帝乘车,宣帝就混身放松,毫不拘谨,感到从容安适了。到了霍光死去,霍氏家族竟遭灭门之祸。所以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威震主上的权臣不会长久,霍家的灭门之祸在陪宣帝乘车时就萌生了。”后以“芒刺在背”、“负芒”等比喻极度不安,亦作咏权臣遭忌的典故。

【出典】:

汉书》卷68《霍光传》2958页:“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之曰:‘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例句】:

唐·姚思廉《梁书·张缵传·南征赋》:“历祖宗之明君,犹负芒于盛主。” 唐·李百药《北齐书·颜之推传》:“嗣君听于巨猾,每凛然而负芒。” 唐·李百药《北齐书·王昕传》:“殿下仓卒所行,非复人臣之事,芒刺在背,交戟入颈,上下相疑,何由可久。” 唐·王绩《赠梁公》:“成王已兴诮,宣帝如负芒。” 唐·贯休《行路难》之五:“我闻忽如负芒刺,不独为君空叹息。” 五代·晋·刘昫《旧唐书·崔日用传》:“常谓人曰:‘吾一生行事,皆临时制变,不必重专守始谋,每一念之,不觉芒刺在于背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20回:“后得曹操,以为社稷之臣;不意专国弄权,擅作威福。朕每见之,背若芒刺。”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25:“三个不知文墨礼让,在朝廷横行,视君臣如同草木。景公见三人上殿,如芒刺在背。”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8:“他的洋布有什么好?偏要买他的,难道我们中国自己织的布,穿在身上就有甚芒刺在背?”


主谓 芒刺扎在脊背上。形容心里非常不安,浑身不自在。《汉书·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霍)光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贬义。用于描写生理、心理的感受。→如有所失 惶恐不安 惊恐万状 如坐针毡 ↔泰然自若若无其事 安之若素 处之泰然 优哉优哉。也作“背若芒刺”、“背生芒刺”、“芒刺在躬”、“芒刺在身”。


【词语芒刺在背】  成语:芒刺在背汉语词典:芒刺在背

猜你喜欢

  • 思归张翰

    源见“莼羹鲈脍”。借指思乡欲弃官归隐的人。元 赵孟?《至元壬辰由集贤出知济南暂还吴兴赋诗书怀》:“多病相如已倦游,思归张翰况逢秋。”偏正 泛指思乡欲弃官归隐者。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

  • 郑牛

    唐.白居易《长庆集》卷五十六《双鹦鹉》诗自注云:古谚有:“郑玄家牛,触墙成八字。”东汉.郑玄,为当代大儒,家中有牛,触墙成八字。后因以咏牛,或用为主人风雅,牲畜亦能书字之典。唐.白居易《双鹦鹉》诗:“

  • 牛心熟

    《世说新语.伏侈》:“王君夫(愷)有牛,名‘八百里駮’(bó),常莹其蹄角。王武子(济)语君夫:‘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君夫即恃手快,且谓骏物无有杀理,便相然可。令武子先射,武子一起便

  • 鸿泥雪爪

    同“鸿爪雪泥”。清 吴牧驺《题吴和甫学使纪游图》诗:“使君蒿目意不愉,遣兴忽写卧游图。鸿泥雪爪无处无,一一俱请丹青摹。”见“鸿爪雪泥”。《筱园诗话》卷4引清·吴牧驺《题吴和甫学使纪游图》诗:“使君蒿目

  • 侣鹤猿

    源见“北山移文”。与猿鹤为侣。谓隐居。宋苏辙《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之二:“南方固乡党,谪宦侣鹤猿。”

  • 二仲

    源见“蒋生径”。二仲,本指汉 羊仲、求仲。后用以泛指高洁隐退之士。晋陶潜《与子俨等书》:“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唐 耿?《春日即事》诗:“室与千峰对,门唯二仲过。”【词语二仲】

  • 茂陵多病

    同“马卿多病”。司马相如免官后家居茂陵,因以为称。宋李新《浣溪沙.秋怀》词:“未老功名辜两鬓,悲秋情绪入双眉,茂陵多病有谁知!”

  • 游刃馀地

    同“游刃有馀”。宋苏轼《书吴道子画后》:“出新义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馀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词语游刃馀地】  成语:游刃馀地

  • 黄石符

    同“黄石略”。唐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战士青丝络,将军黄石符。”

  • 羹污朝衣

    《后汉书.刘宽传》:“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海内称为长者。”又“宽尝行,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