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膏明自销

膏明自销

王莽掌权后曾两次派使者到彭城廉里(今江苏彭城)延请业已辞官乡居的龚胜出山,委以上卿官位。龚胜称病推辞,使者硬把官印和佩带戴在龚胜身上。龚胜推辞不受,使者一直等在当地,五天一来问候。龚胜自知推托不了,就对门人高晖说:“我身受汉天子恩德,无法报答,现已年老,说不定哪天就会死去。我怎能一身任两朝的官,有什么脸面在地下去见过去的皇帝呢?”他嘱咐家人后事要从俭。绝食14天身亡,终年79岁。在治丧时,一位老翁前来吊唁,哭得十分伤心。他说:“芳草因有香味而被烧掉,脂膏因可照明而被焚燃,龚生竟因志节高洁而缩短了寿命,他不是我们这样的平庸之辈啊!”说完就走了,也没有留下姓名。后以此典感慨仁人志士身世不幸。

【出典】:

汉书》卷72《两龚传》3084、3085页:“(王)莽遣使者即拜(龚)胜为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安车驷马迎胜,即拜,秩上卿。……使者要说,至以印绶就加胜身,胜辄推不受。……胜自知不见听,即谓(高)晖等:‘吾受汉家厚恩,亡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语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有老父来吊,哭甚哀,既而曰:‘嗟乎!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遂趋而去,莫知其谁。胜居彭城廉里,后世刻石表其里门。”

【例句】:

唐·陈子昂《感遇》之30:“如何兰膏叹,感激自生冤。” 唐·杜甫《遣兴》之3:“漆有用而割,膏以明自煎。” 宋·苏轼《次韵子由除日见寄》:“胡为独多感,不见膏自炙。”


【典源】《汉书·龚胜传》:“ (王) 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安车驷马迎胜,……(使者) 进谓胜曰:‘圣朝未尝忘君,制作未定,待君为政,思闻所欲施行,以安海内。’胜对曰:‘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随使君上道,必死道路,无益万分。’使者要说,至以印绶就加胜身,胜辄推不受。……胜自知不见听,即谓晖等:‘吾受汉家厚恩,亡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语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门人衰绖治丧者百数。有老父来吊,哭甚哀,既而曰:‘嗟乎! 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遂趋而出,莫知其谁。”

【今译】 龚胜是汉时有名士人,操守高洁。王莽派遣使者去拜龚胜为讲学祭酒,龚胜称病不应征召。又过二年,王莽又派使者带着玺书、印绶,及安车驷马迎接龚胜,使者奉上玺书后说:“朝廷没有忘记您,一切制度尚未制定,等待您去主持,施行,来安定天下。”龚胜说:“我本愚拙,加之年老多病,命在旦夕,如果随您上路,定会死于路上,毫无益处。”使者反复说服,甚至将印绶强行放在龚胜身上,龚胜推辞不受。使者一直等在当地,五天一来问候,龚胜自知推辞无用,于是对门生高晖等说:“我受汉家厚恩,无法报答,现已年迈,旦夕将死,怎么能以一身做两朝的官,地下去见汉先帝呢?”于是吩咐自己的丧事办理要从俭后,不再饮食,十四天后去世,死时七十九岁。治丧时,有一老翁来吊祭,哭泣甚哀,说:“香草因为有香而被烧,脂膏因为可以点燃照明而被焚,龚生竟然被迫缩短自己的寿命,不是我这样的人啊!”说完便走了。

【释义】 后以此典感慨仁人才士身世不幸。

【典形】 膏明自煎、膏自炙、龚胜亡、 兰膏叹、 天年竟夭、 膏明自��。

【示例】

〔膏明自煎〕 唐·杜甫《遣兴》 之三:“漆有用而割,膏以明自煎。”

〔膏自炙〕 宋·苏轼《次韵子由除日见寄》:“胡为独多感,不见膏自炙。”

〔龚胜亡〕 唐·李白 《自溧水道哭王炎》:“逸气竟莫展,英图俄夭伤。楚国一老人,来嗟龚胜亡。”

〔兰膏叹〕 唐·陈子昂《感遇》之三十:“如何兰膏叹,感激自生冤。”

〔天年竟夭〕 清·吴伟业《贺新郎·病中有感》:“万事催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没。”


猜你喜欢

  • 白鹤飞

    源见“吊鹤”。指吊丧之事,寓含称颂亡者有贤德之意。唐刘禹锡《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之三:“地得青乌相,宾惊白鹤飞。”

  • 醉山颓倒

    同“醉玉颓山”。宋石孝友《满庭芳.次范倅忆洛阳梅》词:“当年,吟赏处,醉山颓倒,飞屑成堆。”主谓 形容醉态。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

  • 蝶梦庄

    同“蝶化庄生”。清 王庆澜《绣带儿.题钱庚堂香奁诗词稿》套曲:“高歌醉眠酒瓮旁,鹿迷蕉,蝶梦庄,糊涂帐。”

  • 抚琴哭彦先

    《世说新语.伤逝》:“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晋人顾荣字彦先。荣死后,友

  • 伐阇罗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其王(注:指婆罗阿迭多王)之子伐阇罗(原注:唐言金刚),嗣位之后,信心贞固,复于此西建立伽蓝。”阇,音shé伐阇罗,佛家语,即梵文Vajra的音译,为金刚的意思。

  • 鸡犬秦人家

    源见“桃花源”。喻指与世隔绝的村落。唐武元衡《桃源行送友》诗:“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

  • 拔宅上升

    《太平广记》卷十四《许真君》引《十二真君传》:“许真君拔宅上升,惟车毂锦帐堕故宅。”拔宅上升是道家用语,常指因修链得,全家同升仙界。元.宋无《许山人》诗:“仙诏未颁迟拔宅,家资犹恋一溪桃。”见“拔宅飞

  • 烟波千里

    云烟和水浪茫茫千里,形容江湖远隔。比喻分别后难以再逢。唐代王涯《闺人赠远》诗:“形影一朝别,烟波千里分。”

  • 六符

    《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以观天变,不可不省。”三国魏.孟康注:“泰阶,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验也。”东汉.应劭注:“《黄帝泰阶六符经》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三阶

  • 驷马高盖

    源见“于公高门”。指显贵者所乘的驾四马的高盖车。常表示地位显赫。宋黄庭坚《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汉滨耆旧今谁在?驷马高盖徒纷纷。”见“驷马高车”。《南史·隐逸传上·渔父》:“吾闻黄金白璧,重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