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脍炙人口

脍炙人口

原为形容烧羊肉之美,后因谓诗文为人所称美传颂为脍炙人口。曾参的父亲曾皙爱吃黑枣,曾皙死后,曾参便不忍吃黑枣。公孙丑问孟子,烤羊肉和黑枣什么更好吃?孟子说,当然是烤羊肉。公孙丑又问,那么曾参为什么吃烤羊肉而不吃黑枣?孟子答道,烤羊肉是人们都爱吃的,而黑枣却只是曾晳个人爱吃的。这跟人们对父母君上避名不避姓一样,因为姓是大家共同的,而名字却是父母君上所独有的。

【出典】:

孟子·尽心》下:“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例句】:

唐·齐己《读李白集》:“锵金铿玉千余篇,脍吞炙嚼人口传。” 宋·无名氏《宣和书谱》卷十:“(韩偓)所著歌诗颇多,其间绮丽得意者数百篇,往往脍炙人口。”


述宾 脍,切成细块的肉;炙,烤熟的肉。味道鲜美,使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人赞美和传颂。语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10:“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卢秀灿《桃花梦》:“像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诗人的佳作名篇,再过一千年也照样~,世代流传。”△褒义。→喜闻乐见 ↔索然无味


解释脍炙:细切的肉和烤熟的肉,亦泛指美味佳肴。本指美味佳肴人人喜爱。后用来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大众所称道。

出处孟子·尽心下》:“曾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曾参的父亲曾晳喜欢吃羊枣(一种果实名,成熟后颜色发黑,就像羊屎蛋一样,故名)。他死了以后,曾参怕想起死去的父亲,所以不忍吃羊枣。公孙丑问道:“美味佳肴和羊枣相比哪样好吃?”孟子说:“当然是佳肴啊!”公孙丑说:“既然这样,那么曾参为什么只吃佳肴却不吃羊枣呢?”孟子说:“佳肴是大家都喜欢吃的,而羊枣只是个别人喜欢吃的。就像父母之名应该避讳,姓却不用避讳,因为姓是大家都相同的,而名却是个人所独有的。”

近义百读不厌

反义味同嚼蜡

例句

那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词语脍炙人口】  成语:脍炙人口汉语词典:脍炙人口

猜你喜欢

  • 心如金石

    《后汉书.王常传》:“王常字颜卿,颍川舞阳人也。初,与王凤、王匡起兵云社绿林中,后归光武帝,拜为左曹,封山桑侯。后帝(光武)于大会中指常谓群臣曰:‘此家率下江诸将辅翼汉室,心如金石,真忠臣也。’”后汉

  • 不见经传

    没有看到以往文献典籍记载过,犹言无根据、无来历。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六:“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三字虽不见于经传,却亦甚雅。”述宾 在经传上见不到这样的记载。比喻没有根据

  • 度柳树

    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白鹤老松,古木精也。李观守贺州,有道人陈某,自云一百三十六岁,因言及吕洞宾曰:‘近在南岳见之。吕云过岳阳日憩城南古松阴,有人自杪而下,来相揖曰:“某非山精木魅,故能识先生,

  • 久锢

    长久受束缚,指积弊已深。《宋史.蔡幼学传》:“嘉定初,同楼钥知贡举。时正学久锢,士专于声律度数,其学支离。幼学始取义理之文,士习渐复于正。”知贡举:主持科举考试的官。声律度数:指做诗填词的技巧。【词语

  • 风送滕王阁

    《类说》卷三十四引《摭遗.滕王阁记》:“王勃舟次马当水次,见一叟曰:‘来日滕王阁作记,子可构之,垂名后世。’勃曰:‘此去洪州六七百里,今晚安可至也?’叟曰:‘吾助汝清风一席,中原水府吾主此祠。’勃登舟

  • 囊空羞涩

    同“囊涩”。唐杜甫《空囊》诗:“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见“阮囊羞涩”。《说岳全传》15回:“小弟等欲待回家,怎奈~,思量又无家小,不如投奔大哥。”【典源】 唐·杜甫《空囊》诗:“翠柏苦犹食,明霞朝

  • 庑下赁舂

    源见“梁鸿赁庑”。指贤士赁屋而居,劳作而食。傅尃《寄啸长沙一首》诗:“庑下赁舂知客冷,篱边种菊奈秋那!”

  • 肉山酒海

    三国 魏曹植《与吴季重书》:“愿举泰山以为肉,倾东海以为酒。”后因以“肉山酒海”极言酒肉饮食之丰。《水浒传》八二回:“虽无炮龙烹凤,端的是肉山酒海。”并列 堆积的肉如山,酿造的酒如海。形容酒肉食品极其

  • 珊瑚在网

    《新唐书.拂菻国传》:“海中有珊瑚洲,海人乘大舶堕铁网水底,珊瑚初生磐石上,白如菌,一岁而黄,三岁赤,枝格交错,高三四尺,铁发其根,系网舶上,绞而出之。”海中有珊瑚,觅之者以铁网布于水底,然后绞而出之

  • 梦觉黄粱

    源见“黄粱梦”。指幻梦醒悟之时。《群音类选.沈莲池〈驻云飞.出家〉》:“童颜白首,梦觉黄粱,一笑无何有。”见“黄粱一梦”。《群音类选·沈莲池〈驻云飞·出家〉》:“童颜白首,~,一笑无何有。”【词语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