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肉袒面缚

肉袒面缚

肉袒(tǎn坦):脱去上衣,露出肉体。 面缚(fù富):把手捆绑在背后,面向前。 此典指周武王伐纣灭殷,微子投降请罪。后以此典作为亡国君主投降请罪的一种仪式。微子,本名启。《史记》写名作“开”,以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他是商纣的庶兄,封于微(今山东梁山西北)。商纣无道,他数谏不听,于是出走。周武王败纣灭殷,微子向周投降。周公旦攻灭武庚后,封微子于宋(今河南东部及山东、江苏、安徽三省间地区)。微子是周代宋国的始祖。 当初,武王讨伐纣王,推翻殷朝,微子就拿着宗庙里之祭器到周武王的军营门前,微子袒露上身,把手捆在背后,左边叫人牵着羊,右边叫人拿着茅,跪着向前走,求告周武王,于是周武王就释放了微子,恢复了微子的爵位,跟从前一样。

【出典】:

史记》卷38《宋微子世家》1610页:“周武王(姬姓,名发)伐纣(zhòu宙,也称帝辛,殷代最后君主)克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跪行)而前以告。于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

【例句】: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王浚传》:〔吴王孙皓〕“素车白马,肉袒面缚,衔璧牵羊,……造于垒门。”


并列 袒,脱去或敞开上衣。缚,捆绑。脱衣露体,双手反绑面对胜利者。《史记·宋微子世家》:“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表示降服顺从。→肉袒牵羊 肉袒负荆 负荆请罪


【词语肉袒面缚】  成语:肉袒面缚汉语词典:肉袒面缚

猜你喜欢

  • 饮灰洗胃

    《晋书.石季龙载记》:“吾欲以纯灰三斛洗吾腹,腹秽恶,故生凶子。儿年二十余,便欲杀公。”古代人以草木灰作洗涤剂。在我国以前贫瘠的农村中,也用草木灰淋下灰水作洗涤衣物之用的习俗。《石季龙载记》中言以纯灰

  • 风流荀令

    源见“荀令香”。对荀彧的美称。南朝 陈徐陵《乌栖曲》之一:“风流荀令好儿郎,偏能傅粉复熏香。”

  • 荆钗举案

    源见“举案齐眉”。指妻子敬爱丈夫。金王寂《洞仙歌.自为寿》:“有荆钗举案,彩服儿嬉,随分地,且贵人生适意。”

  • 瓜字初分

    源见“破瓜”。指女子十六岁。唐李群玉《醉后赠冯姬》诗:“桂形浅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主谓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两个八字以隐年纪,即十六岁。多用于女子。语本南朝宋·吴声歌曲《碧玉歌》:“碧玉破瓜时

  • 啮指之思

    源见“扼臂啮指”。指慈母孝子相眷念。清钱谦益《书姚母旌门颂后》:“以孟长之笃挚于念母,太孺人虽长寝,其啮指之思,倚门之望,终不能舍然,又可知也。”

  • 中郎竹

    同“柯亭笛”。清黄景仁《又题其曝书图》诗:“移官只载中郎竹,去越何来陆贾金?”

  • 何曾食万钱

    源见“日食万钱”。谓生活奢侈。清袁枚《谢钱观察三伏日赐冬腌菜》诗:“多公冷处留馀味,那用何曾食万钱?”

  •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故知:老朋友、熟人。比喻一直渴望的东西得到了满足。宋.汪洙《神童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明.李开先《宝剑记》第二十九出:“患难相逢若有期,感兄恩德济时危,困如久旱逢甘雨,喜的他乡遇故知。”《

  • 逃债台

    《汉书.诸侯王表序》:“自幽、平之后,日以陵夷,至乎阸岖河 洛之间,分为二周,有逃责(债)之台,被窃?之言。”颜师古注:“服虔曰:‘周赧王负责,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刘德曰:

  • 五色棒

    同“悬棒”。唐李商隐《有感》诗之一:“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宋梅尧臣《送馀干李少府》诗:“休将五色棒,欲取洛阳名。”【词语五色棒】   汉语大词典:五色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