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耳顺之年

耳顺之年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六十而耳顺”指到了六十岁听别人言语便可辨别真假是非了。后以耳顺之年为六十岁的代称。

汉书.萧望之传》:“至乎耳顺之年,履折冲之位,号至将军。”


偏正 60岁的代称。语本《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汉书·萧望之传》:“至乎~,履折冲之位,号至将军。”△用于表示年龄。


【词语耳顺之年】  成语:耳顺之年汉语词典:耳顺之年

猜你喜欢

  • 河阳花满

    同“河阳一县花”。明张居正《留别新乡方大尹》诗:“官舍柳青萦去旆,河阳花满送啼莺。”

  • 卞璞

    同“和氏之璧”。汉 焦赣《易林.渐之萃》:“西行求玉,冀得卞璞。”清顾炎武《子德李子闻余在难特走燕中告急作诗赠之》:“喜犹存卞璞,幸不蹈秦坑。”【词语卞璞】   汉语大词典:卞璞

  • 攘羊告罪

    源见“攘羊”。指揭发父辈罪过。宋 刘兼《贻诸学童》诗:“攘羊告罪言何直,舐犊牵情理岂虚?”

  • 五色彩毫

    同“五色笔”。唐黄滔《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诗之一:“五色彩毫裁凤诏,九重天子豁龙颜。”

  • 不畏龙鳞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权使太中大夫郑泉聘刘备于白帝,始复通也。”裴松之注引《吴书》曰:“(孙权)尝与之言:‘卿好于众中面陈,或失礼敬,守畏龙鳞乎?’对曰:‘臣闻君明臣直,今值朝廷上下无讳,实恃洪

  • 岸上船

    源见“张融船”。将船置于岸上当住屋。借指住处简陋。清归庄《别故庐诗》之三:“仙子壶中地,高人岸上船。”

  • 富贵则人争归之,贫贱则人争去之

    归:归附。亦作“就”、“附”、“趋”,义同。 富贵了,人们争相趋附他;贫贱了,人们争相离开他。 旧时形容炎凉的世态。语出汉.应劭《风欲通义.穷通》:“孟尝君逐于齐,见反,谭子迎于澅曰:‘君怨齐大夫

  • 贻厥孙谋

    源见“诒燕”。谓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三国志.董允传》:“七年,以侍中守尚书令,为大将军费祎副贰。九年,卒。”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

  • 严阵以待

    严:严正整齐。阵:军队阵势。指严正整齐军队阵势,以等待敌军。清德宗(1871-1908年),姓爱新觉罗,名载湉(光绪帝),是醇(chún纯)亲王奕譞(Yì Xuān亦宣)之子,他生母叶赫那拉氏是慈禧太

  • 闻会吟

    《文选》卷二十八南朝宋.谢灵运《会吟行》:“六行缓清唱,三调伫繁音。列筵皆静寂,咸共聆会吟。会吟自有初,请从文命敷。……”南朝宋.谢灵运有《会吟行》诗,歌颂会稽郡的幽美景色及杰出人物。后遂用为咏会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