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翘楚

翘楚

《诗.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郑玄笺:“楚,杂薪之中尤翘翘者。”本指高出杂树丛的荆树。后因用“翘楚”为杰出的人才或突出的事物之典。唐孔颖达《春秋正义.序》:“刘炫于数君之内,实为翘楚。”《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三.酉阳杂俎》:“自唐以来,推为小说之翘楚,莫或废也。”


翘楚”是个文语,旧时以 “翘楚”比喻杰出的人物。

“翘”字有两读,一为阳平声 ( qiáo) ,一为去声 ( qiào) 。在“翘楚”一语中读为阳平声,表示 “特出”、“杰出”义。“楚”指荆木。“翘楚”原意为 “高出众薪的荆木”,因其突出,故用以比喻杰出的人士。

此语源自 《诗·周南·汉广》: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错,杂乱,交错; 刈 ( yì) ,砍割。诗的表面意思为: 那些交错杂乱的薪荆,我想割取那长得最高的; 其兴喻之义则是: 众女虽贞洁高尚,我想娶那最为高洁者 ( 依 《郑笺》意) 。

后世遂依此诗句而形成 “翘楚”一词。此语今仍沿用。


【词语翘楚】   汉语词典:翘楚

猜你喜欢

  • 悬蛇疾

    源见“杯弓蛇影”。谓疑心病。唐苏颋《蜀城哭台州乐安少府》诗:“白头还作尉,黄绶固非才。可叹悬蛇疾,先贻问?灾。”

  • 凤沼

    同“凤凰池”。南朝 宋谢庄《让中书令表》:“臣闻壁门天邃,凤沼神深。”宋梅尧臣《次韵景彝祀高禖书事》:“君门赐胙予何有,不似矜夸凤沼傍。”【词语凤沼】   汉语大词典:凤沼

  • 人生行乐耳

    汉.杨恽《报孙会宗书》:“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是日也,拂衣而喜,奋袖低昂,顿足起舞,诚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人生行乐耳”这一语典,宣扬了看破世道后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宋.辛弃疾《洞仙歌.访泉

  • 彼苍

    《诗.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孔颖达疏:“彼苍苍者,是在上之天。”后因以代称天。汉蔡琰《悲愤诗》之一:“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唐孟浩然《行至汉川作》诗:“万壑归于海,千峰划彼苍。”【

  • 改弦易辙

    源见“改弦更张”。比喻改变方向、做法或态度。宋王楙《野客丛书.张杜皆有后》:“且如杜周,亦以酷恶著名,而得全首领以殁,亦可谓幸免矣,使其子孙改弦易辙,务从宽厚,亦足以盖其父之愆。”并列 辙,车轮滚过的

  • 一麾出守

    南朝 宋颜延之《五君咏.阮始平》:“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麾”有“挥斥、排挤”意,谓阮咸受荀勖排斥出为始平太守。“麾”亦有“旌麾”意,故后多以“一麾出守”用作朝官出为外任之典。唐柳宗元《为刘同州

  • 欲知其人视其友

    想要了解那人就看他所交的朋友。语出《韩诗外传》卷八:“欲知其子视其母,欲知其人视其友,欲知其君视其所使。”唐.马总《意林》卷五引《邹子》:“欲知其人视其朋友。蒺藜在田,良苗无所措其根;佞邪在朝,忠直无

  • 沐冠

    同“沐猴而冠”。宋林希逸《代毛颖谢表》:“志虽酬于脱颖,嘲莫解于沐冠。”梁启超《论自尊》:“夫沐冠而喜者,戏猴之态也。”【词语沐冠】   汉语大词典:沐冠

  • 不丧匕鬯

    源见“匕鬯”。谓百姓安堵,不废宗庙祭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蔡专使元培代表布告全国文》:“袁公之威望,与其旧部将士之忠义,方清摄政王解职,及清帝退位,至危逼之时期,尚能镇慑全京,不丧匕鬯;至

  • 夜绣行

    同“衣绣夜行”。清赵翼《朝衣》诗:“出游未共春衣典,起早翻如夜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