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夫子梦奠”。两楹,房屋正厅当中两根柱子。两楹之间是房屋正中所在。后借指停放棺柩、举行祭奠之所。晋陆机《挽歌》之一:“舍爵两楹位,启殡进灵轜。”亦表示人之死亡。唐王起《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诗:“两
原指出生地,入死地。后多指冒着生命的危险,活动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之中。《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地。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韩非子.解老》:“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谓
《新唐书.选举志下》:“开元十八年,侍中裴光庭兼吏部尚书,始作循资格,而贤愚一概,必与格合,乃得铨授。”资,原指地位、经历等;格,原指政府制订官员除授或升迁所应依据的法令条例。后以“资格”泛指经历、地
源见“沂水舞雩”。谓赏心的遂志春风。宋王奕《水调歌头.舟过桃源适逢初度和欧阳楚翁韵》词:“于是泛淮航泗,于是沿邹过鲁,千古慕雩风。造物既生我,斯道岂终穷?”
同“锦鳞书”。宋蔡伸《风流子》词:“无奈锦鳞杳杳,不渡横塘。”清陈维崧《好事近.丙辰早春得云间张洮侯寅冬所寄书》词:“春水锦鳞通,忽把故人墨迹。”【词语锦鳞】 汉语大词典:锦鳞
见“丁一卵二”条。并列 形容确凿不移。元·关汉卿《三勘蝴蝶梦》》1折:“怕不待~,早招承死罪无辞。”△用于事情的确实。→丁一确二【词语的一确二】 成语:的一确二汉语大词典:的一确二
同“伯牙绝弦”。宋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词:“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
《左传.宣公十一年》:“夏征舒弑其君,其罪大矣,讨而戮之,君之义也。抑人亦有言曰:牵牛以蹊人之田,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诸侯之从也,曰讨有罪矣。今县陈,贪其富也。以讨召诸
当父母在时,依礼去侍奉;当父母去世后,依礼去埋葬,依礼去祭祀。 古指子女对父母尽孝之道。语出《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
小人为财而牺牲。《庄子.盗跖》:“小人徇财,君子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