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绘事后素

绘事后素

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素以为绚兮(此句为《逸诗》句)。”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素,指素白的粉底,它是绘饰的基础。绚,指采色成文。子夏(即卜商)问孔子,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意思是说描画文采应在素质之后,即必在素质的基础上进行。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解释,人有了美好的素质,然后再加以修饰,这样便愈见其美;如果没有美的素质,而一味追求采饰,则只能是“东施效颦”,欲妍愈丑,适得其反。同样的道理,人有了正直忠厚的素质,然后才可以学好作为社会行为道德规范的“礼”;如果没有可以造就的材质,而欲妄加雕饰,到头来也只能是“糞土之墙,不可杇也。”孔子认为子夏的思想启发了自己,从而看出这个学生很有见地,故说可以和他谈论《诗》义了。后常以“绘事后素”比喻作文章既要质朴,又应注意要有适当的文采。

全唐文》六八六皇甫湜《答李生第二书》:“以非常之义,通至正之理,是所以不朽也,生何嫉之深邪?夫绘事后素,既谓之文,岂苟简而已哉!”


并列 绘画之事后于素功。指绘画时先以粉地为质,然后加以五彩修饰。比喻人或事物有了良好的质地后,才能进一步修饰。语出《论语·八佾》:“子曰:‘绘事后素。’”朱熹集注:“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于素也。《考工记》曰:‘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清·曾国藩《抄〈朱子小学〉书后》:“仲尼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不其然哉?”△用于说明文饰必须以美质为基础。


【词语绘事后素】  成语:绘事后素汉语词典:绘事后素

猜你喜欢

  • 拜井

    源见“忠泉出井”。谓以忠诚感动神灵。唐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拜井开疏勒,鸣桴动密须。”【词语拜井】   汉语大词典:拜井

  • 山阴鹅

    源见“换鹅书”。美称鹅。清尤侗《无酒歌》:“松江鲈鱼山阴鹅,嘉蔬鲜果台盘罗。”

  • 三日新妇

    曹景宗(457-508年),字子震,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出身将门,善骑射,齐末依附萧衍(后来的梁武帝),被荐为竟陵(今湖北天门西北)太守,协助萧衍夺取政权。官至侍中、中卫将军。景宗生活奢侈,妓妾

  • 借镜

    同“借鉴”。鲁迅《南腔北调集.关于翻译》:“注重翻译,以作借镜,其实也就是催进和鼓励着创作。”秦牧《艺海拾贝.南国盆景》:“艺术各部门总是可以互相借镜的。”【词语借镜】   汉语大词典:借镜

  • 黥徒侯王

    《史记.黥布传》:“姓英氏,秦时为布衣。少年,有客相之曰:‘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王当刑而王,几是乎?’……项羽封诸将,立布为九江王。……(汉)四年七月,立布为淮南王。”英布少年

  • 客囊贫

    同“客囊羞涩”。清秋瑾《感愤》诗:“国破方知人种贱,义高不碍客囊贫。”

  •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白杨:树名。又名毛白杨,俗名大叶杨。古人多植于墓地。萧萧:风声。 白杨树上的瑟瑟风声,听起来使人悲愁欲绝。语出《文选.古诗十九首》:“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宋.王谠《唐语

  • 金屏雀

    源见“锦屏射雀”。谓被选中为婿。《天雨花》一回:“闻他未中金屏雀,闺中若有女千金,都要与他连姻眷,挽托亲朋来议亲。”【词语金屏雀】   汉语大词典:金屏雀

  • 扇席温枕

    源见“温席扇枕”。颂扬孝子悉心侍亲。《南史.刘苞传》:“奉君母朱夫人及所生陈氏并扇席温枕,叔父绘常叹伏之。”见“扇枕温被”。《南史·刘苞传》:“奉君母朱夫人及所生陈氏并~,叔父绘常叹伏之。”【词语扇席

  • 更仆数

    源见“更仆难数”。谓计算。《明史.忠义传叙》:“仁、宣以降,重熙累洽,垂二百余载,中间如交阯之征,土木之变,宸濠之叛,以暨神、熹两朝,边陲多故,沉身殉难者,未易更仆数。”【词语更仆数】   汉语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