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素隐行怪

素隐行怪

礼记.中庸》:“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意谓身居隐逸之地,行为怪异,以求名声。朱熹《中庸》注以为当作“索”,作“索隐行怪”。颜师古注:“《礼记》载孔子之言。索隐,求索隐暗之事,而行怪迂之道。”《汉书.艺文志》:“孔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


见“索隐行怪”。《礼记·中庸》:“子曰:‘~,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朱熹集注:“素,按《汉书》当作‘索’,盖字之误也。”


【词语素隐行怪】  成语:素隐行怪汉语词典:素隐行怪

猜你喜欢

  • 借箸代筹

    源见“留侯借箸”。指出谋献策。《老残游记》七回:“借箸代筹一县策,纳楹闲访百城书。”连动 借用筷子作为筹码。形容代他人谋划策略。《史记·留侯世家》:“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

  • 坐观成败

    指汉武帝刘彻说任安是坐在一旁观看别人成功或失败。比喻袖手旁观。任安。字少卿。荥(xíng形)阳(今河南荥阳东北)人。初为大将军卫青舍人(家臣),后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管京城和皇宫保卫工作),颇受

  • 金马

    源见“玉堂金马”。借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宋徐铉《柳枝》词:“金马词臣赋小诗,梨园弟子唱新词。”明何景明《春雪诸翰林见过》诗:“置酒邀金马,开轩对玉珂。”亦指朝廷。唐张祜《送韦正字析贯赴制举》诗:“木鸡

  • 五谷不升

    谷类不熟,荒年大饥。《穀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为大饥。一谷不升,谓之嗛;二谷不升,谓之饥,三谷不升,谓之馑;四谷不升,谓之康,五谷不升,谓之大侵。”【词语五谷不升】  成语:五谷不升汉语大

  • 思不出其位

    位:本位,指本分所守之位。 所思所虑不超越本位。 表示考虑问题,要在本职范围以内。语出《易.艮》:“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思虑》:“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故君子思不

  • 马蹄

    《庄子.马蹄篇》:“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

  • 楚人咻

    源见“一傅众咻”。比喻所处环境不好,做事不能有所成就。宋王安石《寓言》诗之二:“不得君子居,而与小人游……如傅一齐人,以万楚人咻。云复学齐言,定复不可求。”【词语楚人咻】   汉语大词典:楚人咻

  • 腰缠骑鹤

    同“腰金骑鹤”。清顾翰《买陂塘.题琴坞太守邪溪渔隐图》词:“腰缠骑鹤知无分,要觅钓丝千丈。”

  • 舜耕历山

    《史记.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传说帝舜曾在历山耕种。后遂用为咏历山或咏耕种之典。唐.杜审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诗:“舜耕余草木,禹凿旧山川。”

  • 剑挂

    源见“季札挂剑”。谓守诺重信。清王夫之《哀管生永叙》诗:“人情谁剑挂,天道岂弓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