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糊其口于四方

糊其口于四方

糊口:犹言觅食。 意谓四处求食。 表示生活动荡不定。语出《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明.王世贞《师说下》:“其为师者曰:‘自行束脩以上,未尝无诲焉,余以糊其口于四方,何道之授未也?’”《镜花缘》一六回:“老夫虽忝列胶庠,素日糊口四方,未能博览。”


猜你喜欢

  • 绸缪未雨

    同“未雨绸缪”。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水患诗》:“消遣残冬易,绸缪未雨难。”述宾 比喻事前作好准备工作。语本《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孔颖达疏:“毛以为自说作巢至苦,

  • 鳌洲

    源见“龙伯钓鳌”。传说中海上仙山。亦借指东海。唐黄滔《秋色赋》:“上澄鹊汉以清浅,东莹鳌洲而渺弥。”唐皎然《杂兴》诗之二:“鹤驾何冥冥,鳌洲去浩浩。”【词语鳌洲】   汉语大词典:鳌洲

  • 谗口铄金

    源见“众口铄金”。形容谗言为害之大。清唐孙华《述古》诗:“谗口成铄金,沉舟由积羽。”主谓 谗言可以化金石。意谓谗言毁贤害能。清·冒襄《影梅庵忆语》:“丁亥,~,太行千盘,横起人面。”△贬义。用于申斥小

  • 俊得江山助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然屈平所以能洞鉴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后因以“俊得江山助”、“得江山助”指江山之美使文章增色。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一出:“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

  • 为仁不富

    见〔为富不仁,为仁不富〕。述补 要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语出《孟子·滕文公上》:“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警世通言》卷25:“施生虽是好人,却是~,家事也渐渐消乏不如前了。”△多用于描写

  • 齐蝉

    晋.崔豹《古今注》下《问答释义》:“牛亨问曰:‘蝉名齐女者何?’答曰:‘齐王后忿而死,尸变为蝉,登庭树,嘒唳而鸣。王悔恨。故世名蝉曰齐女也。’”据传说,齐王后忿而死,尸变为蝉。故后以“齐蝉”为蝉之代称

  • 倚马万言

    同“倚马成章”。《平山冷燕》八回:“故有时而名成七步,有时而倚马万言。”【词语倚马万言】  成语:倚马万言

  • 随驾隐士

    指虽然隐居但却有意于做官的人。出自唐卢藏用之事迹。参见“终南捷径”条。卢藏用早年隐居山中,但却希望能够出来做官,因此被人称做是“随驾隐士”。【出典】:《新唐书》卷123《卢藏用传》4378页:“始隐山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民间传说中道家的八位仙人,历来说法不一。明代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里,确定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八人。传说他们过海时,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

  • 英雄所见略同

    见:见解。英雄人物的见解大致相同。多用来表示双方意见、想法等相同。庞统(事迹见前“负重致远”条)初为吴将周瑜功曹,后投刘备,深得信用。一次二人饮酒,刘备问道:“当初你为周瑜功曹时,我曾到东吴,听说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