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指人知道满足,就不会因需求过度而受到侮辱;能够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因过度贪求而遭遇危险。后因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为知足不受辱,知度不遭险之典故。宋.苏轼《黄州安国寺记》:“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后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


并列 殆,危险。知道满足,就不会招致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致危险。语出《老子》44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汉书·疏广传》:“吾闻‘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褒义。用于劝诫为人方面。也作“知止不殆”、“知止不辱”、“知止不辱,知足不殆”、“知足不殆”、“知足不辱”、“知足知止”。


【词语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成语: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猜你喜欢

  • 健笔凌鹦鹉

    源见“文不加点”。形容文章有力,妙笔惊人。唐杜甫《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健笔凌鹦鹉,铦锋莹䴙鹈。”

  • 青出于蓝

    《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蓝,蓝草,可作染料。荀子这番话的意思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一个人或一种事物,只要不断努力进取,就能够超过他的

  • 宁越之勤

    《吕氏春秋.不苟论.当赏》:“宁越,中牟之鄙人也,苦耕稼之劳,谓其友曰:‘何为而可以免此苦也?’其友曰:‘莫如学,学三十岁,则可以达矣。’宁越曰:‘请以十五岁,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

  • 雪中留爪

    同“鸿爪雪泥”。清蒋士铨《双双燕.定郎小影为金棕亭作》词:“谁遣离情相扰,要镜里藏春,雪中留爪。”

  • 芹宫

    源见“泮水”。学宫、学校的代称。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俊髦虽育芹宫,桃李未荣上苑。”【词语芹宫】   汉语大词典:芹宫

  • 悬跂

    把东西悬挂起来,使人提足望之,羡慕向往。《庄子.马蹄》:“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悬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

  • 心惊打草蛇

    源见“打草惊蛇”。形容担惊受怕。明陆采《怀香记.引示池楼》:“花影频移月渐斜,恍惚心惊打草蛇。”

  • 连璧

    《庄子.列御寇》:“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连璧”又称“双璧”,“两璧相连”,常用以比喻并美的两人或两物。《晋书.

  • 豢豹

    《文选》卷三十四汉.枚叔(乘)《七发》:“山梁之餐,豢豹之胎。小饭大歠,如汤沃雪。此亦天下之至美也。太子能强起尝之乎?”古人以豹胎是佳肴,所以要豢养它。后遂用为咏美食之典。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

  • 圣之时者也

    时:适时,合乎时宜。 圣人中识时务的人。特指孔子。语出《孟子.万章下》:“孔子,圣之时者也。”赵岐注:“孔子时行则行,时止则止。”鲁迅《华盖集.“碰壁”之余》:“中国人是‘圣之时者也’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