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电光石火

电光石火

源见“石火电光”。喻迅速消逝或迅速消逝之物。元 姬翼《恣逍遥》词之三:“昨日婴孩,今朝老大。百年间,电光石火。”明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王翱〕为人悲歌倜傥,博学自豪,视富贵若电光石火焉。”也比喻动作迅速。鲁迅《呐喊.狂人日记》:“王胡惊得一跳,同时电光石火似的赶快缩了头。”


并列 比喻消逝极迅速。鲁迅《阿Q正传》:“王胡惊得一跳,同时~似的赶快缩了头,而听的人又都悚然而且欣然了。”△描写快速用语。→风驰电掣 昙花一现 白驹过隙 ↔古往今来


【典源】 北齐·刘昼《新论·惜时》:“人之短生,犹如石火,炯然以过。”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七《保福从展禅师》:“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

【今译】古人讲,人的生命短促,如同燧石敲出的火光,瞬息即逝。佛家常用“电光石火”以喻迅速消逝。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生短暂,事物迅速消逝。

【典形】 电光石火、石火、石火光、石火梦、石内火、石中火、石火电光。

【示例】

〔电光石火〕清·洪升《长生殿》:“粉香丛冤孽债多,一霎做电光石火。”

〔石火〕 唐·李白《拟古》之三:“石火无留光,还如世中人。”

〔石火光〕 唐·白居易《对酒》 之二:“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石火梦〕 明·袁宏道《龙堂招提观影戏》:“唤醒人间石火梦,无限悲喜片时中。”

〔石内火〕 元·范康《陈季卿悟道竹叶舟》:“你知道荣华如水上沤,功名如石内火。”

〔石中火〕 宋·苏轼《行香子》:“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词语电光石火】  成语:电光石火汉语词典:电光石火

猜你喜欢

  • 席门穷巷

    指陈平年少时家贫,住在破席子做门之偏僻小巷子里。后以此典比喻有才学而受器重之人:或比喻寒士居住之所。陈平(?——前178年),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年少时家里贫穷,但喜欢读书。等到陈平长大成年,应

  • 新发于硎

    《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几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谓刀刚从磨刀石上磨好。后因以“新发于硎”形容刀刃锋利。《聊斋志异.田七郎》:“此刀购诸异国,杀人未尝濡缕。迄佩三世矣。决首至千计

  • 夺我凤凰池

    源见“凤凰池”。喻免职或谪官。清严沆《送吴谨侯同馆》诗:“夺我凤凰池,未妨彭泽游。”

  • 采薪之忧

    《孟子.公孙丑下》:“王(齐王)使人问疾(指使人问候孟子的病况),医来(问病使臣带着医生来)。孟仲子(孟子的堂弟)对曰:‘昔者有王命(昨日齐王有命令来召孟子去见),有采薪之忧(以不能打柴的忧患指称有病

  • 真知灼见

    正确而透彻的见解。灼,明白透彻。清代江藩《汉学师承记.顾炎武》:“多驻墙之见,依违之言,岂真知灼见者哉!”并列 灼,明彻、鲜明。正确而透彻的见解。张贤亮《小说中国》:“从他老人家开始直到现代,知识分子

  • 藜辉

    同“藜阁火”。清 素泯主人《十醋记.醉荐》:“谁说藜辉高万丈,这乌纱未经胪昌。”

  • 天知地知我知子知

    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这是后汉杨震拒绝接受贿赂之语。表示任何一件隐私之事都不会没人知道。语出《资治通鉴.汉纪.安帝永初四年》:“震年五十余,累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

  • 仗马寒蝉

    源见“立仗马”、“噤若寒蝉”。比喻坐享俸禄而噤口不言的官员。《冷眼观》三十回:“可惜政府里有眼无珠,听其置散投闲,不加录用;一般仗马寒蝉,反倒各居显要,尸位素餐。”并列 仗,仪仗。像皇帝仪仗中的立马和

  • 秋风团扇

    同“秋风纨扇”。清洪昇《长生殿.献发》:“秋风团扇原吾分,多谢连枝特过存。”偏正 秋风起后,天气凉了,团扇因无用处而被丢到一边。比喻女子色衰失宠,遭受冷落。语本汉·班婕妤《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

  • 刘晏正字

    唐.郑处晦《明皇杂录》:“刘晏以神童为秘书正字(注:官名,掌管校雠典籍,刊正文章),年方十岁,形状狞劣,而聪悟过人。玄宗召于楼中簾下,贵妃置于膝上,为施粉黛,与之中栉。玄宗问晏曰:‘卿为正字,正得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