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生刍一束

生刍一束

同“生刍”。清方文《谢皋羽恸哭西台》诗:“严子滩头风雪飘,生刍一束蓟门遥。”


【典源】 晋·袁宏《后汉纪》卷二十三:“ (郭泰) 后遭母丧,过于哀,徐孺子荷担来吊,以生刍一束顿庐前,即唁而退。或问:‘此谁也?’林宗曰:‘南州高士徐孺子者,其人诸生,吾不堪其喻也。’”《后汉书·徐稚传》:“及 (郭) 林宗有母忧,(徐) 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

【今译】 后汉郭泰 (字林宗) 母亲去世,徐稚 (字孺子) 前去吊唁,他只在墓前放置一束刍草便离去。众人奇怪,不知是什么意思。郭泰说:“他是南州高士徐孺子。他这样做,是取《诗经》 中诗句‘生刍一束,其人如玉’之意,我无德行,配不上这种赞美。”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吊祭先辈、友人等,表示赞誉死者德行。

【典形】 奠生刍、生刍、生刍吊故人、生刍人、生刍一束、束刍。

【示例】

〔奠生刍〕 宋·黄庭坚《韩献肃公挽诗》:“空令湖海士,愁绝奠生刍。”

〔生刍〕 宋·苏轼《王中甫哀辞》:“生刍不独比前人,束藁端能废谢鲲。”

〔生刍吊故人〕 清·钱谦益《王店吊李玄白》:“穷思挂剑酬知己,老畏生刍吊故人。”

〔生刍人〕 南朝梁·吴均《赠周兴嗣》:“愿持江南蕙,以赠生刍人。”

〔生刍一束〕 宋·王安石《和宋大博服除》:“生刍一束他年阙,伐木相求此地新。”

〔束刍〕 明·高启《悼顾宜人》:“束刍何处吊,衰草暮江边。”


【词语生刍一束】  成语:生刍一束汉语词典:生刍一束

猜你喜欢

  • 回文诗

    源见“织锦回文”。借指妻子或所恋女子的书信或情诗。南朝 梁江淹《别赋》:“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宋无名氏《九张机》词:“八张机,回文知是阿谁诗?”【词语回文诗】   汉语大词典:回文诗

  • 至死靡他

    见“之死靡它”。【词语至死靡他】  成语:至死靡他汉语大词典:至死靡他

  • 鹏游

    源见“鲲鹏展翅”。谓飞行高远雄健。宋滕宗谅欧阳修等《鹤联句》:“天池忆鹏游,云罗伤凤沉。”亦用形容书法飞动雄健。唐蔡希综《书法论》:“夫书匪独不调端周正,先藉其笔力,始其作也,须急回疾下,鹰视鹏游,信

  • 挥泪新亭

    源见“新亭对泣”。指悲痛国难。宋 松洲《念奴娇.题钟山楼》词:“堪叹挥泪新亭,算兴亡莫补、万分之一。”【词语挥泪新亭】   汉语大词典:挥泪新亭

  • 采兰

    《文选》卷十九晋.束广微(皙)《补亡诗六首》其一《南陔》:“循彼南陔,言采其兰。”唐.李善注:“采兰,以自芬香也。循陔以采香草者,将以供养其父母。喻人求珍异以归。”晋人束皙在《补亡诗.南陔》中有“言采

  • 老瓦盆

    唐.杜甫《少年行》:“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倾银注玉惊人眼,共醉终同卧竹根。”老瓦盆指民间粗陋酒器,元代散曲中常用杜诗诗意,以“老瓦盆”喻指隐士的酒器。元.贯云石《双调.水仙子》《田家》:“

  • 仙人杏

    《太平广记》卷四一〇引《述异记.仙人杏》:“南海中多杏。海上人云:仙人种杏处。汉时,尝有人舟行遇风,泊此洲五六日,日食杏,故免死。”后因以“仙人杏”为杏的美称。唐上官仪《春日》诗:“花轻蝶乱仙人杏,叶

  • 鲂赪

    同“鲂鱼赪尾”。宋岳珂《百韵诗》:“吏贪无鼠硕,民佚异鲂赪。”【词语鲂赪】   汉语大词典:鲂赪

  • 七札贯

    源见“七札俱穿”。形容疾速快捷。宋黄庭坚《再和寄子瞻闻得湖州》:“春波下数舟,快若七札贯。”

  • 之乎者也

    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中:“太祖皇帝(赵匡胤)将展(展据它本改)外城,幸朱雀门,亲自规画,独赵韩王普(赵普字则平,宋时蓟人)时从幸。上指门额问普曰:‘何不祇书朱雀门,须著‘之’字安用?’普对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