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甘泉妙手

甘泉妙手

史记.武帝本纪》:“天子病鼎湖甚,巫医无所不致,不愈,游水发根乃言曰:‘上郡有巫,病而鬼下之。’上召置祠之甘泉。及病,使人问神君。神君言曰:‘天子毋忧病。病少愈,强与我会甘泉。’于是病愈,遂幸甘泉,病良已。”后因以“甘泉妙手”指神医。宋李甲《幔卷䌷》词:“蕣脸星眸,蕙情兰性,一旦成流水。便纵有、甘泉妙手、洪都方士何济?”


偏正 甘泉,指甘泉宫。妙手,妙,神奇、巧妙。指能治病的神君。语出《史记·孝武本纪》:“……天子病鼎湖甚,巫医无所不至,不愈。游水发根乃言曰:‘上郡有巫,病而鬼下之。’上召置祠之甘泉。及病,使人问神君。神君言曰:‘天子毋忧病。病少愈,强与我会甘泉。’于是病愈,遂幸甘泉,病良已。……其所语,世俗之所知也,毋绝殊者,而天子独喜。”又见李甲《幔卷紬》:“便纵有,~,洪都方士何济。”△褒义。用于描写高明。→妙手回春


【词语甘泉妙手】   汉语词典:甘泉妙手

猜你喜欢

  • 涪翁

    《后汉书》卷八十二下《方术传.郭玉传》:“有父老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乃著《针经》、《诊脉法》传于世。”蜀地涪水,常有一老人钓于水浜,自号涪翁。他

  • 茏舍

    《周礼.夏官.大司马》:“中春,教振旅。”“中夏,教茏舍,如振旅之阵。”东汉.郑玄注:“茏舍,草止之也。军有草止之法。”“茏舍”即露宿草地,是古代军事训练的一种方式,每年夏进行一次。后遂用作训军习战的

  • 兆三鳣

    源见“三鳣集”。指登公卿高位的吉兆。清毛奇龄《冯二宿荣迁补国子监博士》诗:“折角定教倾五鹿,画衣应早兆三鳣。”

  • 郢上曲

    同“郢中曲”。唐 李损之《都堂试贡士日庆春雪》诗:“应知郢上曲,高唱出东堂。”【词语郢上曲】   汉语大词典:郢上曲

  • 灰管

    《晋书.律历志上》:“又叶时日于晷度,效地气于灰管,故阴阳和则景至,律气应则灰飞。”灰管,古代候验节气变化的器具。以葭莩之灰置于律管,故名。后借以指时序,节候。宋梅尧臣《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献小桃花》之二

  • 燃萁之敏

    源见“七步成诗”。喻文思敏捷。宋 宁参《白水县斋十咏》序:“曾无击钵之音,但愧燃萁之敏。”偏正 比喻文思敏捷,才华横溢。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魏)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

  • 卞和献宝

    源见“和氏之璧”。喻怀忠贞以献宝才。《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

  • 牛刀小施

    同“牛刀小试”。清李渔《黄河篇》诗:“谬谓大禹奋全力,牛刀小施同割鸡。”

  • 丽牲

    《礼记.祭义》:“祭之日,君牵牲,穆答君,卿大夫序从。既入庙门,丽于碑。”本谓古代祭祀时将所用的牲口系在石碑上。后以“丽牲”借指碑石。清魏源《陶文毅公神道碑》:“用敢删举其要者,揭诸丽牲,以饷来世。”

  • 淮阴饥

    源见“一饭千金”。谓处于穷途。三国 魏杜挚《赠毌丘俭》诗:“食其处监门,淮阴饥不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