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苦于孔子的高卓,不可企及。汉代扬雄《法言.学行》:“颜不孔,虽得天下,不足以为乐。然亦有苦乎?曰:‘颜苦孔之卓之至也。’”
源见“蛮触交争”。比喻狭小之处,细微之事。多用于名利宦场。唐白居易《不如来饮酒》诗之七:“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宋陆游《吴歌》诗:“胜负两蜗角,荣枯一蚁窠。”
喻学贵专精。是赵普以半部《论语》辅助赵匡胤定天下事。赵普(922-992年)祖为幽州蓟(今北京大兴县西南)人,迁镇州(治所今河北正定),再迁河南洛阳。字则平,后周时赵匡胤幕僚,任掌书记。后周显德七年(
同“周公吐哺”。宋苏辙《元祐七年生日谢表》:“躬周公吐?之劳,服大禹恶酒之戒。”
同“甘棠之臣”。宋秦观《喜迁莺》词:“鸾凤清标重睹,驷马高门须设。挥袂处,望甘棠召伯,教人凄咽。”
“天之骄子”的略语。汉武帝时,匈奴狐鹿单于(chán yú蝉余,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致书汉朝,自称为“天之骄子”,意为天所骄宠,故极强盛。后以此为典,喻称强盛的北方边地的民族。【出典】:《汉书》卷94
《世说新语.汰侈》:“王君夫(恺)以?精澳釜(?,或作饴;澳,洗刷),石季伦(崇)用蜡烛作炊。君夫作紫丝布步障碧绫里四十里,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石以椒为泥,王以赤石脂泥墙。”晋石崇以劫夺致富,曾
我像一头老牛,就是用鞭子抽打也难以起动。 老人自谦之语。语出宋.苏轼《次韵子由诗相庆》:“我似老牛鞭不动,雨滑泥深四蹄重。”董必武《谢寿(二)》:“我似老牛鞭不动,后推前挽总蹒跚。”
文:文字。辞:词语。志:作者原意 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 意谓读书要善于体会作者的本意,不可拘泥于某些文辞。语出《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十《晋上虞龙山史宗》:“道人以书付小儿……小儿云:‘道人令其捉杖,飘然而去,或闻足下波浪耳。’并说山中人寄书犹在小儿衣带……令人送此小儿至白土埭,送与史宗。宗开书大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