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控鹤
源见“王乔控鹤”。用以形容仙家风度。清 樊增祥《戏赠王子裳太守》诗:“王子控鹤来,吹笙载还家。”
源见“王乔控鹤”。用以形容仙家风度。清 樊增祥《戏赠王子裳太守》诗:“王子控鹤来,吹笙载还家。”
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谓目光敏锐,观察细致,连最微小的东西也能看到。后常用以形容人能洞察事理。孟子在劝告齐宣王推行仁政时举例说,如果有人禀告大王,他的力气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
比喻孬人口里说不出好话。语出晋.葛洪《抱朴子.清鉴》:‘‘虎尾不附狸身,象牙不出鼠口。”后多引作〔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元.高文秀《遇上皇》一折:“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源见“瓶沉簪折”。喻情人或夫妇分离,杳无音信。宋 郑觉斋《谒金门》词:“情是相思深井,恩是相思修绠。别后信音浑不定,银瓶何处引?”
原指小的疏忽会酿成大祸,今喻新生的力量开始时固然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宏伟前途。商朝盘庚在位期间,迁都于殷。针对臣民不安新居的心情,作《盘庚》对他们进行规戒、开导。其中对于贵族、官吏用词更为尖锐和严
《庄子.说剑》载:昔赵文王好剑,剑士三千,日夜击剑,死伤者岁百余人。庄子往劝之,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不再观剑
《晋书.罗含传》:“〔罗含字君章〕尝昼卧,梦一鸟文彩异常,飞入口中,因起惊说之。朱氏(其母)曰:‘鸟有文彩,汝后必有文章。’自此后藻思日新。”后用为文士才思灿然、文词华美之典。唐李瀚《蒙求》:“罗含吞
同“重来天台”。明阮大铖《燕子笺.写像》:“幸喜茂陵才子霍秀夫,向曾韦曲相逢,近又天台重访。”
源见“王乔控鹤”。指王子乔。唐许浑《故洛城》诗:“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一方诸侯之长。《礼记.王制》:“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有帅;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又“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监于方伯之国,国三人。”郑玄注:“使
同“持螯把酒”。宋赵奕《玉山佳处分得解字》诗:“开筵出红妆,持杯擘紫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