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司马迁撰《史记.魏世家》载:战国时,秦国大败魏、韩、赵三国军队,魏将段干子很害怕,建议魏厘王将南阳割给秦国,厘王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时,主张联合六国抗秦的合纵派首领苏秦的弟弟苏代坚决反对割地事秦。
可以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朋友。出自唐魏玄同和裴炎的事迹。魏玄同(617-689年),字和初。定州鼓城(今河北晋县)人。进士及第,曾任长安令,司列大夫。因与上官仪善,流岭外。上元初(674年)遇赦还。永淳元
源见“五陵年少”。泛指富家子弟。元马致远《湘妃怨.和卢疏斋西湖》曲:“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西湖三月时。”【词语五陵儿】 汉语大词典:五陵儿
同“逍遥自得”。唐赵彦昭《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逍遥自在蒙庄子,汉主徒言河上公。”见“逍遥自得”。郑振铎《陈士章传》:“一年年的田租的收入,总是足够他过着~的生活的。”【词语逍遥自在】 成语
先人的盛德和遗留下来的规范。《旧唐书.韦陟传》:“宋璟见陟叹曰:‘盛德遗范,尽在是矣。’”主谓 指先人的美德懿范。《新唐书·韦陟传》:“宋璟见陟叹曰:‘~,尽在是矣。’”△褒义。用于社会生活思念方面。
《后汉书.明德马皇后传》:“帝幸濯龙中,并召诸才人。”李贤注引《续汉纪》:“濯龙,园名也,近北宫。”濯龙,东汉宫苑名,在洛阳西南角。后借指皇室。唐武元衡《昭德皇后挽歌》词:“国门车马会,多是濯龙亲。”
同“吴市吹箫”。箎,一种类似箫的管乐器。清毛奇龄《青门辞奉呈益都相公书事》诗:“少为吴市吹箎客,老作安丘卖饼人。”
源见“鹡鸰在原”。比喻兄弟。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岂无鹡鸰,固镇名器。”宋叶適《送巩仲同》诗:“天催鹡鸰玉楼去,漱流不并龙洲旁。”【词语鹡鸰】 汉语大词典:鹡鸰
《三国志.魏书.华歆传》:“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文帝即位,拜相国,……黄初中,诏公卿举独行君子,歆举管宁,”《三国志.魏书.管宁传》:“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也。……黄初四年,诏公卿举独行君
源见“东施效颦”。指西施独特的风姿。西施曾居苎萝村。清赵翼《论诗》:“又如写生手,貌西施而昭君,琵琶春风面,何关苎萝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