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牛医儿

牛医儿

后汉书.黄宪传》:“黄宪字叔度,……世贫贱,父为牛医。……同郡戴良才高倨傲,而见宪未尝不正容,及归,罔然若有失也。其母问曰:‘汝复从牛医儿来邪?’

东汉黄宪为牛医之子,出身寒微,但为人清高极有德行,士君子见者,无不心服。后遂用为出身微贱而声名远扬之典。

清.汪懋麟《赠徐赞善》诗:“荐达收器用,此心原大公。甘媿牛医儿,不屈矜高风。”


【典源】《后汉书·黄宪列传》:“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人也。世贫贱,父为牛医。……是时,同郡戴良才高倨傲,而见宪未尝不正容,及归,罔然若有失也。其母问曰:‘汝复从牛医儿来邪?’对曰:‘良不见叔度,不自以为不及; 既睹其人,则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固难得而测矣。’”

【今译】 后汉黄宪字叔度,家世贫贱,父亲是位兽医。当时,同郡的戴良自恃才高很傲气,然而每次见到黄宪马上收起傲容,变得很恭谨,等到回家,一副情绪低落若有所失的样子。他母亲问他:“你又见到了牛医儿吧?”戴良说:“我要是不见叔度,感觉不出不如他,等见到了他,觉得他在前边,忽而又到了后边,实在难以揣摸他的学识。”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人有才学、有风度。

【典形】 访牛医、牛医儿、牛医黄叔度、叔度医家子。

【示例】

〔访牛医〕 清·唐孙华《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文难通狗监,友欲访牛医。”

〔牛医儿〕 清·黄景仁《上朱笥河先生》:“他时荆栎从芟夷,即是此日牛医儿。”

〔牛医黄叔度〕 清·王士禛《得同年胡少宰汝南书》:“牛医黄叔度,马磨许文休。”

〔叔度医家子〕 宋·王安石《京兆杜婴大醇能读书》:“叔度医家子,君平卜肆翁。”


【词语牛医儿】   汉语词典:牛医儿

猜你喜欢

  • 图反之诮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初,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注:晋侯,晋文公;竖,未成年之孩童;守藏,保管财物)。其出也,窃藏以逃,尽用以求纳之。及入,求见。公辞焉以沐。谓仆人曰(以下头须语):‘沐则心覆,

  • 邯郸之失

    同“邯郸学步”。北周庾信《代人乞致仕表》:“扶步有邯郸之失,勉视无离娄之明。”

  • 炼石补天

    源见“女娲补天”。喻济时匡世。唐张说《延州豆卢使君万泉县主薛氏神道碑》:“大圣天后,炼石补天,有王母之神器。”清 陈裴之《香畹楼忆语》:“佥曰:离恨天中,发此真实具足语,白甫此笔真有炼石补天之妙。”连

  • 擿埴索涂

    汉.扬雄《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己矣。”擿(tì):选取。埴(zhí):土,指土地。索:找、寻找。涂:同“途”,指道路。“擿埴索涂”,意谓盲人以杖点地,探求道路。比喻暗中探摸,求索。孙中山《

  • 高攀月中桂

    源见“蟾宫折桂”。指科举应试及第。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幸天子开贤路,因而赴帝里也,已高攀月中桂。”

  • 同舟遇风

    源见“同舟共济”。喻同遭逆境,共图解救。宋苏轼《钟子翼哀辞》引:“同舟遇风,胡越可使为左右手,况吾民乎!”宋陈亮《谢赵同知启》:“鼓同舟遇风之势,成披云睹日之功。”【词语同舟遇风】  成语:同舟遇风汉

  • 亡羊补

    同“亡羊补牢”。清黄遵宪《罢美国留学生感赋》:“牵牛罚太重,亡羊补恐迟。”

  • 华封三祝

    《庄子.天地》:“尧观乎华(注:华,地名,今华县,在陕西省)。华封人(注:封人,典守封疆的官名)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辞。’‘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

  • 君子道消,小人道长

    见〔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 三思而后行

    形容遇事要再三考虑,反复研究之后才采取行动。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文子,遇事总要反复考虑多次才行动。孔子听见后说,想两次也就可以了。【出典】:《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