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爬灰

爬灰

同“扒灰”。《红楼梦》七回:“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郭沫若《卓文君》三场:“这样挽着我做什么,你这想爬灰的老忘八!”


爬灰”,一作 “扒灰”,在民间是公公偷媳妇的隐语。公公淫于儿媳,跟 “爬”( 或扒) 与 “灰”有什么联系呢? 人们对这样的事编出了许多故事,但其缘由可靠的说法,还是清·王有光 《吴下谚联·扒灰》中所说的那样:

翁私其媳,俗称扒灰,鲜知其义。按昔有神庙,香火特盛,锡箔镪焚炉中,灰积日多,淘出其锡,市 ( 卖) 得厚利。庙邻知之,扒取其灰,盗淘其锡以为常。扒灰,偷锡也。锡、媳同音,以为隐语。

这说得十分明白,扒灰盗锡卖后得利,而锡、媳音同,故形成“偷媳”一语。

另一说从字面 “爬灰”而究其原因,可供参酌。清·李元复《常谈丛录》卷八: “俗以淫于子媳者为扒灰,盖为污媳之隐语。膝媳音同,扒行灰上,则膝污也。”在 “灰”上 “爬”,膝盖肯定会被灰污,所以会 “污膝”,而膝、媳同音, “污膝”也就是 “污媳”,即 “淫于子媳”,俗谓之 “爬灰”或 “扒灰”。

有故事说王安石曾 “扒灰”:

王安石之子英年早逝,年轻的媳妇独居小楼,经常受到王安石的关爱。媳妇以为公公心存不轨,于是题诗于壁以明心迹。王安石看到后,颇感尴尬,便用手指扒掉了墙灰字迹。此后便有了 “扒灰”之说。

另有故事说 “扒灰”源于苏小妹的事:

苏小妹有次夏季在稻场打谷,因天热裙子里的长裤换成了短裤,丈夫秦观的父亲认为不雅,于是在稻场边写了两句话以示提醒:

阳光返照罗裙内,露出琵琶两根弦。

苏小妹一看,便又接着写了两句:

借给公公弹一曲,肥水不流外人田。

过了一会儿,公公过来看了后两句,顿觉难堪,生怕别人看到了作为笑柄,连忙用手把地上的灰土扒开了,四句 “诗”也就没有了。

故事只是谈资,仅助谈兴而已。事实上,苏东坡之妹根本没有嫁给少游 ( 秦观) 。

春秋时期,卫宣公为儿子伋娶妻于齐,因齐女貌美,卫宣公便在黄河边 ( 今山东濮县) 筑了个新台,将齐女截留于己,当时国人作诗予以讽刺,即 《诗·邶 ( bèi) 风·新台》,后世遂谓公淫于媳为“新台之丑”。


【词语爬灰】   汉语词典:爬灰

猜你喜欢

  • 鹤返千年

    同“鹤归华表”。龚尔位《钝根就余书彩凤字作诗见寄招游王仙次和二首》之一:“鹊巢鸠有更堪悲,鹤返千年异盛衰。”

  • 巾帼赠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是月诸葛亮出斜谷,屯谓南,司马宣王率诸军拒之。诏宣王:‘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略无所获,则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下裴

  • 司马琴声

    同“司马援琴”。明吕诚《池亭雅集得回字》诗:“谢家草色侵衣上,司马琴声到幕回。”

  • 三月忘味

    同“三月不知肉味”。宋黄庭坚《次韵答尧民》:“譬如闻《韶》耳,三月忘味叹。”

  • 恶醉强酒

    害怕酒醉而偏要喝酒。比喻明知故犯。《孟子.离娄上》“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由恶醉而强酒。”强:勉强。【词语恶醉强酒】  成语:恶醉强酒汉语大词典:恶醉强酒

  • 眷遇

    异常的厚待。《宋史.傅尧俞传》:“英宗眷遇尧俞,尝雪中赐对,尧俞自东庑升,英宗倾身东向以待。每奏事退,多目送之。”【词语眷遇】   汉语大词典:眷遇

  • 箕裘相绍

    源见“克绍箕裘”。谓先辈之业世代相传。元 李世瞻《坏舵歌》:“箕裘相绍近百年,甑已堕矣奚容言。”

  • 其绳则直

    绳:绳墨。建筑前用作正地基经界的工具。 拉开绳墨以正方位。语出《诗.大雅.緜》:“其绳则直,缩版以载,作庙翼翼。”汉.张衡《东京赋》:“周公初基,其绳则直。”

  • 掌珠

    同“掌上明珠”。南朝 梁江淹《伤爱子赋》:“曾悯怜之惨凄,痛掌珠之爱子。”唐白居易《哭崔儿》诗:“掌珠一颗儿三岁,鬓发千茎父六旬。”【词语掌珠】   汉语大词典:掌珠

  • 孺子可教

    孺(rú儒):小孩子。此典指老人对张良说:你这个小孩子可以教导。后以此典用作赞扬年轻人有培养前途。张良在桥上散步,有位老人走到张良面前,故意把鞋掉到桥下,要张良拾起,并给他穿上,张良照话做过,老人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