溷际花
源见“飘茵堕溷”。喻美好的事物被玷污破坏。柳亚子《三月廿一夜听罗迈部长报告时事有作》诗:“兵谋早借军前箸,和议终怜溷际花。”
源见“飘茵堕溷”。喻美好的事物被玷污破坏。柳亚子《三月廿一夜听罗迈部长报告时事有作》诗:“兵谋早借军前箸,和议终怜溷际花。”
同“木人石心”。清黄景仁《十四夜宴程澂江学使者座》诗:“千金共说盐为笑,一曲能回木作肠。”
《宋史记事本末》卷四十九《蔡京擅国》:“(宋徽宗崇宁元年)九月己亥,立党人碑于端礼门,籍元符末上书人,分邪、正等黜陟之。时元祐、元符末群贤贬窜死徙者略尽,蔡京犹未惬意,乃与其客强浚明、叶梦得,籍宰执司
源见“而立岁”。超过三十岁。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齿在逾立,则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词语逾立】 汉语大词典:逾立
同“鸳鹭行”。宋苏轼《次韵答邦直子由》之四:“闻道鵷鸿满台阁,网罗应不到沙鸥。”
见“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颂声作矣。”何休注:“夫饥寒并至,虽尧舜躬化,不能使野无寇盗;贫富兼并,虽皋陶制法,不能使~。”【词语强不凌弱】 成语:强不凌弱汉语大词典
才智出群,但使用权诈欺世的人。《荀子.非相》:“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然而口舌之均,瞻唯则节,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夫是之谓奸人之雄。圣王起,所以先
同“烹鲜”。宋王应麟《玉海.庆历迩英阁讲诗》:“三月戊午讲《匪风》‘谁能亨鱼’。上曰:‘老子谓治民若烹小鲜,义近是乎?’丁度曰:‘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同“烹鲤”。唐苏颋《钱泽州卢使君赴任》诗:
同“魏勃扫门”。唐李山甫《送职方王郎中》诗:“此生长扫朱门者,每向人间梦粉闱。”
奉,通“捧”。捧着头象老鼠一样逃跑,形容狼狈逃窜的样子。《汉书·蒯通传》在写蒯通劝说韩信背汉自立时,曾说:“当初常山王张耳和成安君陈余结为生死之交,后因张耳的部将张黡、陈释奉张耳之命往见陈余请救兵得五
同“锦书封泪”。宋秦观《调笑令.灼灼》词:“红绡粉泪知何限,万古空传遗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