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渑池之功

渑池之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奏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故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缻,音fǒu,瓦质的打击乐器。战国时,秦昭王与赵惠文王在渑池相会。当时赵强秦弱,秦王当场请赵王鼓瑟,以示羞辱。赵臣蔺相如当即以拚命胁迫秦王击缻,秦王无奈何?只得为一击缻。秦索要赵地不得,又因赵已有备而不敢妄举兵,故未占到上风。这就是蔺相如外交上的渑池之功。后因用为咏建立功勋的典故。

唐.许尧佐《柳氏传》:“许俊以才举,则曹柯(见“曹柯之功”条)、渑池之功可建。”


偏正 渑池,古城名(在今河南渑池县西)。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智斗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多用来比喻凭借智慧和口才为国家民族立下的巨大功勋。唐·许尧佐《柳氏传》:“向使柳氏以色选,则当熊辞辇之诚可继,许俊以才举,则曹柯~可建。”△褒义。多用于赞誉巨大功勋。→劳苦功高 折冲尊俎 功标青史 丰功伟绩 ↔毛发之功 咫尺之功


【词语渑池之功】  成语:渑池之功汉语词典:渑池之功

猜你喜欢

  • 闭门却轨

    同“闭门却扫”。清沈初《西清笔记.纪文献》:“下直即闭门却轨,兀坐书室,无为往来。”见“闭门扫轨”。孙犁《秀露集·〈善暗室纪年〉序》:“说门可罗雀是夸张的,~却是不必要的。”【词语闭门却轨】  成语:

  •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故知:老朋友、熟人。比喻一直渴望的东西得到了满足。宋.汪洙《神童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明.李开先《宝剑记》第二十九出:“患难相逢若有期,感兄恩德济时危,困如久旱逢甘雨,喜的他乡遇故知。”《

  • 蜂化饭

    《太平御览》卷九五〇“虫豸部”“蜂”引《葛仙公别传》曰:“仙公与客对食,客曰:‘当请先生作一奇戏。’食未竟,仙公即吐口中饭,尽成飞蜂满屋,或集客身,莫不震肃。但皆不螫人。良久,仙公乃张口,见蜂飞还,入

  • 鬼信

    《史记.秦始皇本纪》:“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 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

  • 折野梅

    同“折梅花”。唐杜甫《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诗:“绣衣屡许携家酝,皂盖能忘折野梅?”

  • 落尘绕梁

    源见“歌落梁尘”、“馀音绕梁”。形容歌声美妙,经久不息。《金瓶梅词话》四三回:“唱出一句来,端的有落尘绕梁之声,裂石流云之响。”并列 飞尘震落,余音绕梁。形容声音激越动听。《金瓶梅词话》43回:“唱了

  • 周郎妙计高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郎:周瑜。三国时吴国都督。折:损失。 三国故事:吴国周瑜为了取回荆州,用美人计把孙权的妹妹许嫁给刘备。结果弄假成真,反而在战争中损兵折将。 后常用以比喻存心想占便宜,结果反吃了大亏。语出元.无名

  •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男女:泛指阴阳两性。构精:指两性交合。 雌雄两性,形体交接,阴阳相感,万物遂得以化育孕生。语出《易.系辞下》:“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辜鸿铭《张文襄幕府纪闻》卷上:“袁简斋言:‘

  • 上智下愚不移

    《论语.阳货》:“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孔子说:只有那最聪明最有才智的人和最愚昧无知的人,他们的本性才是不大会改变的。”中等之人,可上可下,能善能恶,变化无定。智者以其通达各种事理,而不会随便

  • 两喈

    《太平御览》卷三九六引汉应劭《风俗通》:“陈国 张伯喈弟仲喈妇炊于灶下,至井上,谓喈曰:‘我今日妆好不?’伯喈曰:‘我伯喈也。’妇大惭愧。其夕时,伯喈到更衣,妇复逐牵其背曰:‘今旦大误,谓伯喈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