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让:辞让,拒绝。择:拣选。 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那样的高大;河海不挑剔小水,所以能成就它那样的深广。 比喻伟大事功的建立,要从点滴积累开始。 也比喻器量宏大能够包容一切。语出《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福大则量大,量大则为大人;福小则量小,最小则为小人。是以泰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冯天瑜、周积明《从殷墟到紫禁城.秦都咸阳》:“‘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以博大胸怀广采博纳外来文化,是李斯向秦王政发出的呼吁。”(按:此意亦见《管子.形势解》:“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淮南子.泰族训》:“海不让水潦以成其大;山不让土石以成其高。”文字有出入。)


【词语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成语: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猜你喜欢

  • 三畏

    36 ① 儒家认为君子所应惧怕的三件事。《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词语三畏】   汉语大词典:三畏

  • 金鸡

    《神异经.东荒经》:“盖扶桑山有玉鸡,玉鸡鸣则金鸡鸣,金鸡鸣则石鸡鸣,石鸡鸣则天下之鸡悉鸣,潮水应之矣。”后为报晓雄鸡的美称。唐韩愈《桃源图》诗:“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白雪遗音.九连环

  • 载肴从学

    同“载酒问奇字”。宋陈与义《次韵家叔》诗:“闭户读书真得计,载肴从学岂无人。”

  • 天麟协梦

    源见“麒麟儿”。祝贺男子寿诞。宋王之道《水调歌头.张文伯生日》词:“共庆当年此际,曾见天麟协梦,华阀挂蓬桑。”

  • 察眉

    《列子.说符》:“晋国苦盗。有郄雍者,能视盗之貌,察其眉睫之间,而得其情。晋侯使视盗,千百无遗一焉。”后因以“察眉”谓察看人的面容便知道实情。唐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即事须尝胆,苍生可察眉。”明王

  •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谁知经过千锤百炼的钢条,可以柔软得缠绕在手指上。 比喻事物经过长期锻炼,可以舒展自如,屈伸随意。语出晋.刘琨《重赠卢谌》:“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輈。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易宗夔《新世说.言语》:

  •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后以“明察秋毫,不见舆薪”比喻为人精明过头,见小而不见大。其他 目光敏锐,可看清秋天鸟兽新生的毫毛,却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但

  • 赤舄

    42` 同“赤玉舄”。明何景明《海山遥寿李宗伯》诗:“夜悬赤舄星辰侧,昼入银台献纳司。”【词语赤舄】   汉语大词典:赤舄

  • 橘里

    源见“千头木奴”。指家乡。宋王沂孙《南浦.春水》词:“何时橘里莼乡?泛一舸翩然,东风归兴。”

  • 刘安鸡犬

    源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形容得道升仙。宋方岳《风流子.和楚客维扬灯夕》词:“香尘路,云松鸾髻鬌,月衬马蹄骄。仿佛神仙,刘安鸡犬;分明富贵,子晋笙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