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揠苗助长”。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二.贞襄聂双江先生豹》:“使之发而中者,宋人助长之故智也。”
传说中海水归宿汇聚的地方,是个深且无底的海下的巨壑。《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紘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减焉。”亦作“尾间”,
同“碧纱笼护”。唐郑谷《信美寺岑上人》诗:“纱碧笼名画,灯寒照净僧。”
源见“杖头钱”。指沽酒钱。清赵翼《季女出嫁》诗之二:“力怯登山屐,资悭挂杖钱。”
源见“焚林”。指贤士爱惜名节,宁死不苟求利禄。宋陆游《放歌行》:“介推焚死终不悔,梁鸿寄食吾何病?”【典源】 《庄子·盗跖》:“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
参见:清洛荐尧书
源见“索米长安”。指小吏求俸。清赵怀玉《夺锦标.癸丑五日病中》词:“唐老为郎,朔饥索米,佳节又逢人病。”
同“枕戈待旦”。《明史.吴良传》:“夜宿城楼,枕戈达旦,训将练兵,常如寇至。”见“枕戈待旦”。《明史·张廷玉列传》:“良仁恕俭约,声色货利无所好。夜宿城楼,~。训将练兵,常如寇至。”【词语枕戈达旦】
指南朝梁著名一时的任昉的文章和沈约的诗。《南史.任昉传》:“(昉)既以文才见知,时人云‘任笔沈诗’,昉闻甚以为病,晚节转好著诗,欲以倾沈。”
同“刻鹄类鹜”。唐卢照邻《释疾文》:“既而屠龙适就,刻鹄初成。”【词语刻鹄】 汉语大词典:刻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