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木:树木。长( ㄓㄤˇ zhǎng ):生长。浚( ㄐㄩㄣˋ jùn ):深挖。 要使树木生长得好,就一定要加固它的根本;要使河水流得长远,就一定要深挖它的源头。 比喻做任何事都必须抓住根本,打好基础。语出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莫名《中国学派的系统科学》(《光明日报》1993年3月5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们衷心地祝愿中国学派为奠定系统科学的坚实基础而继续努力,并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猜你喜欢

  • 陈君榻

    同“陈蕃榻”。清方文《雨夜宿崔明府署中言别》诗:“今宵且就陈君榻,明日准亲陶令卮。”

  • 椎轮大辂

    源见“大辂椎轮”。比喻事物由简到繁,由粗到精,逐步完善。亦用以称创始者。别士《刊印〈宪政初纲〉缘起》:“未知其事者,可以得其涯略;已知其事者,可以留备检查;其诸立宪之一助乎,吾知此为中国宪法史之椎轮大

  • 箕张口

    《史记.天官书》:“箕为敖客,曰口舌。”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诗》云:‘维南有箕,载翕其舌。’又《诗纬》云‘箕为天口,主出气。’是箕有舌,象谗言。”箕,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因它象张着大嘴的样子,

  • 雁塔荣名

    同“雁塔题名”。宋 张继先《喜迁莺.题郭南仲庵壁》词:“不恋雁塔荣名,解守鱼渊寒素。这勤苦,但坚心自有,神灵呵护。”

  • 纨袴

    代称贵族子弟。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汉书·叙传》: “[班伯] 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绔之间,非其好也。” 绮: 细绫。纨: 白绢。纨绔: 亦作“

  •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故:事故,指丧亡或其他灾祸。玉:玉制品。古人因其晶莹温润,象征人的美德,常用以制作礼器或饰物。 古代礼俗,君子如不遭逢不幸事故,总要随身系带玉佩。语出《礼记.玉藻》:“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

  • 雾中豹

    源见“南山雾豹”。喻指风格姿容优美之人。唐李咸用《送人》诗:“利爪?上鹰,雄文雾中豹,可堪长与乌鸢噪。”

  • 喧阗

    声音大而杂乱,多形容人群热闹拥挤。唐代李肇《国史补》卷下:“师子国舶最大,梯而上下数丈,皆积宝货。至则本道奏报,郡邑为之喧阗。”师子国:斯里兰卡的古称。【词语喧阗】   汉语大词典:喧阗

  • 赵讴

    同“赵津歌”。南朝 宋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江南进荆艳,《河激》献赵讴。”【词语赵讴】   汉语大词典:赵讴

  • 等夷之志

    《诗.大雅.桑柔》“贪人败类”郑玄笺:“类,等夷也。”孔颖达疏:“类者,比类,故为等夷,谓尊卑齐平朝廷之人。”后因以“等夷之志”谓臣下僭越朝廷之心。《北史.周宗室传论》:“及文后崩殂,诸子冲幼,群公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