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忠臣一定要到孝子的家门寻访。 古时认为能对父母尽孝的人才能对国君尽忠。语出《后汉书.韦彪传》:“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李贤注:“《孝经纬》之文也。”《宋书.文九王传.建平宣简王宏》:“臣闻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安有孝如王而不忠者乎?”《资治通鉴.晋纪.孝武帝太元十年》:“慕容麟攻王兖于博陵。兖临城数之曰:‘古人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卿母在城,弃而不顾。不意中州礼义之邦,乃有如卿者也!’”宋.晁冲之《师说代奚世卿作》:“古者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则杨君当必以当是大有庸矣。”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三:“自古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今良桢外有严君,内有贤母,教诲造就之道,有过人者。宜乎在家为孝子而在朝为忠臣也。”明.徐宪忠《吴兴掌故.宦业类》:“晋成帝咸和二年,苏峻据溧阳反,诏以吴兴太守虞潭督三吴等郡诸军事,讨峻,谭母孙氏戒之曰:‘吾闻忠臣出孝子之门,尔当舍生取义,勿以吾老为累。’”


述补 寻求忠臣,必出于孝子的人家里。语出《后汉书·韦彪传》“彪上议曰:‘伏惟,明诏忧劳百姓,垂恩选举,务得其人。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猜你喜欢

  • 严光

    源见“羊裘钓”。借指高人隐士。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诗:“副君迎绮 季,天子送严光。”

  • 荐枕

    同“荐枕席”。唐李白《相和歌辞.怨歌行》:“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明沈德符《敝帚轩剩语.守土吏狎妓》:“〔金沙光〕与吴士王百谷厚善,时过其斋中小饮,王因匿名倡于曲室,酒醛,出以荐枕。”【词语荐枕】

  • 鬼修文

    同“地下修文”。宋王安石《王逢原挽辞》:“漫传仙掌籍,谁见鬼修文?”

  • 比户可封

    同“比屋可封”。严复《原强》:“夫古之所谓治之至盛者,曰‘家给人足’,曰‘比户可封’,曰‘刑措不用’。”见“比屋可封”。严复《原强》:“夫古之所谓主治极盛者,曰家给人足,曰~。”【词语比户可封】  成

  • 井底虾蟆

    同“井蛙”。虾蟆,青蛙和蟾蜍的统称。明陈汝元《金莲记.弹丝》:“妾阅人多矣,皆是井底虾蟆,未有中原麟凤。”【词语井底虾蟆】  成语:井底虾蟆汉语大词典:井底虾蟆

  • 芝眉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吕望芝眉也。”吕望(即太公望,姜太公也)的眉毛呈现芝采,古人以为是贵相。后因以“芝眉”作为称人容颜的敬词。《颜氏家藏尺牍.吴侍郎元莱》:“远承手谕,如对芝眉。”【词语芝眉】 

  • 雁鱼

    源见“雁足书”、“鱼传尺素”。指书信。陈衍《元诗纪事.闺阁》引元吴氏《寄外》诗:“既无黄耳寄家书,也合随时寄雁鱼。”明沈鲸《双珠记.月下相逢》:“浩荡风尘阻雁鱼,相逢骨肉共欷歔。”【词语雁鱼】   汉

  • 一饭恩

    同“一饭之德”。唐王建《求友》诗:“每怀一饭恩,不重劝勉词。”源见“一饭千金”。喻小的恩德。清吴伟业《家园次罢官吴兴有感》诗:“枉殉千金诺,空酬一饭恩。”清徐昂发《淮阴侯钓台》诗:“蒯通不售三分策,漂

  • 记事珠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记事珠》:“开元中,张说为宰相。有人惠说一珠,绀色有光,名曰“记事珠’。或有阙忘之事,则以手持弄此珠,便觉心神开悟,事无巨细,涣然明晓,一无所忘。”此故事又见元方回《

  • 浸润之谮

    谓日渐积累起来的谗言,如同物件浸入水中,逐渐湿透。《论语.颜渊》:“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子张:春秋陈人,孔子弟子,姓颛孙,名师,字子张。问明:请问怎样才叫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