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遂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谓国家兴衰,每个人都有责任。孙中山《孙文学说——行易知难》七章:“吾国人果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人人当自奋
禄:福。 天赐的福命永远终于其身。 意谓永保天禄而不失坠。语出《书.大禹谟》:“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孔安国传:“有位,天子位。可愿,谓道德之美。困穷,谓天民之无告者。言为天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文帝纪上》:“今若召悦授以内官,臣列旆东辕,匪朝伊夕。”匪:不,不是。伊是文言助词。后以匪朝伊夕谓不止一日。唐.李林甫《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匪朝伊夕,不可胜记。”述补 匪,
《新唐书.柳仲郢传》载:柳仲郢幼嗜学,其母曾和熊胆丸使夜吞咽,以苦志提神。后以“熊丸之教”为贤母教子的典故。明 吾丘瑞《运甓记.剪发延宾》:“夜烛青藜,敢愧熊丸之教。”
亦称“竟陵派”,明末的文字流派。与“公安派”同时,以钟惺(1574-1624年)、谭元春(1586-1637年)为首。因两人都是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故名。他们于诗文反对拟古,亦要求抒写性灵,但又以公
《后汉书.李恂传》:“李恂字叔英,安定临泾人也。……辟司徒桓虞府。后拜侍御史,持节使幽州,宣布恩泽,慰抚北狄,所过皆图写山川、屯田、聚落百余卷,悉封奏上,肃宗嘉之。拜兖州刺史。以清约率下,常穿羊皮,服
同“邯郸梦”。宋黄庭坚《醉落魄》词:“邯郸一枕谁忧乐,新诗新事因闲适。”【词语邯郸一枕】 汉语大词典:邯郸一枕
谓读书敏捷,一目数行。《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北史.裴让之传》记其次弟诹之,“尝从常景借书百卷,十许日便返。景疑其不能读,每卷策问,应答无遗
同“三顾茅庐”。唐詹敦仁《劝王氏入贡宠予以官作辞命篇》:“周粟纵荣宁忍食,葛庐频顾谩劳思。”
源见“浇瓜之惠”。谓以德报怨,与邻修好。南朝 陈徐陵《为陈主与周冢宰宇文护论边境事书》:“灌瓜之美,久敕边吏;拾橡之尤,想应无忽。”《周书.杜杲传》:“陈国息争桑之心,本朝弘灌瓜之义。”【词语灌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