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内则》:“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栉?笄总。”栉,梳发;?,用缯束发髻。后因以“栉?”泛指事奉父母起居。宋陆游《皇帝御正殿贺皇太子笺》:“以密赞为子职,岂独寝门栉?之恭。”
《太上纯阳真君了三得一经》:“竟将五官六腑败坏于臭皮囊之中。”臭皮囊也作臭皮袋,佛家用指人的躯壳。《西游记》第二三回:“胜似在家贪血食,老来坠落臭皮囊。”宋.刘克庄《后村集》四八《寓言》诗:“赤肉团终
源见“风行草偃”。谓草木顺风而倒。喻庶民顺从君上的教化。汉桓宽《盐铁论.疾贪》:“上之化下,若风之靡草,无不从教。”【词语靡草】 汉语大词典:靡草
即桃花汛,每年三月桃花开时的黄河春汛。《汉书.沟洫志》:“来春桃花水盛。”唐代颜师古注:“《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盖桃方花时,既有雨水,山谷冰泮,众流猥集,波澜盛长,故谓之桃花水耳。唐
古代美女,与西施并称。《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管子.小称》:“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盛怨气于面,不能以为可好。”【词语毛嫱】 汉语大词典:毛嫱
《晋书.良吏传.邓攸传》:“元帝以攸为太子中庶子。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晋.邓攸赴任吴郡太守,不受俸禄,自带
亦作“下笔成篇”。一动笔就写出文章。比喻才思敏捷,曹植(192-232年),字子建,谯(今安徽毫县)人,曹操之子,封陈留王,聪明好学,曹操曾欲立为太子,后失宠。及曹丕、曹睿相继为帝时,备受猜忌,忧郁而
同“班超笔”。唐王昌龄《从军行》之一:“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
《旧唐书.柳公权传》载:柳公权“充翰林书诏学士,每浴堂召对,继烛见跋,语犹未尽不欲取烛,宫人以蜡泪揉纸继之。”后因以“跋烛之咨”指君王的恩遇征询。宋汪藻《谢除翰林学士表》:“学非闳博,难酬跋烛之咨;思
源见“衣绣夜行”。谓富贵还乡,荣耀故里。明 王彦贞《小桃红.西厢百咏》曲之九六:“承恩亲自日边来,端的喝声采,昼锦荣归崇光大。”连动 大白天穿着锦绣衣服,荣耀地回归故里。比喻富贵还乡。明·王彦贞《雍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