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天官.内司服》:“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祎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素沙。”周朝时,王后有六种服饰,称六衣,其分别为祭服(祎衣、揄狄、阙狄)、告桑之服(鞠衣)、朝服(展衣)和便服(缘衣)
同“相如涤器”。卮,酒器。宋梅尧臣《送李南玉》诗:“买臣尝负薪,相如犹涤卮。”
指孔子弟子中才德出众者。七十,是举成数而言。《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或作七十二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
《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字子房,封留侯)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自信:“‘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
《汉书.萧望之传》:“中书令弘恭、石显久典枢机……望之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自武帝游宴后庭,故用宦者,非国旧制……繇是大与高、恭、显忤。”“恭、显奏‘望之、湛、更生朋党相称举,数谮诉大臣,毁离亲
同“网开三面”。元陈栎《围猎》诗:“仁心谁去网三面,杀气似环城四周。”
《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褐:古代穷苦人穿的衣服。玉:比喻才德。身披粗布衣服,然而怀藏宝玉。后因以“被褐怀玉”比喻处境贫苦而怀有真才实学的人。三国魏.曹操《求贤令》:“
振翅而飞。《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后世也用为高举远引的意思。【词语奋飞】 汉语大词典:奋飞
《史记.孟尝君列传》:“(田)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文窃怪之。’”战国时,民间流传“相门必有相”的谚语。后用为称
源见“刘公荣”。指俗士。宋辛弃疾《贺新郎.韩仲止判院山中见访席上用前韵》词:“此会不如公荣者,莫呼来、政尔妨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