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李贺诗囊

李贺诗囊

源见“锦囊佳句”。指贮诗之袋。宋陆游《衡门独立》诗:“宋清药卷贫来积,李贺诗囊病后空。”


【典源】 唐·李商隐《李贺小传》:李贺“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疲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所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新唐书·文艺传》亦载,文略。

【今译】 唐代李贺 (字长吉,河南昌谷人) 每次早晨出去与亲朋等同游,从未先得了题目然后才写诗,像别人那样联缀凑句,限日期成诗。他都是带着小奴仆,骑匹瘦驴,背一个旧破锦囊,想出佳句,即写下投入囊中。傍晚归家,他母亲让婢女接过锦囊打开看,见写的诗句多,就说:“这孩子要把心呕出来才算完呀!”点上灯吃过饭后,李贺从婢女那取过诗句,磨墨铺纸将诗句续成完篇,再投到别的囊里。除了大醉及吊丧日子,几乎每天如此,写过了也不再留意。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写诗、诗作等。

【典形】 昌谷空囊、古锦、古锦句囊、古锦囊、锦囊、李贺诗囊、罗囊、囊句、囊开古锦、囊中绣句、诗裁锦囊、诗囊、诗囊羞涩、奚囊、奚奴锦、锦囊诗句、古锦诗囊、囊中诗、探古锦、诗满囊。

【示例】

〔昌谷空囊〕 宋·陆游《宿近村》:“邯郸倦枕晨炊熟,昌谷空囊晚醉归。”

〔古锦〕 宋·苏辙《次莫州通判刘泾韵》之二:“古锦屡闻新诗句,弊貂方竞苦寒时。”

〔古锦囊〕 宋·黄庭坚《将次施州先寄张十九使君》:“收拾从来古锦囊,今知老将敌难当。”

〔锦囊〕 宋·苏舜钦《送王杨庭著作》:“落笔多佳句,时应满锦囊。”

〔李贺诗囊〕 宋·陆游 《衡门独立》:“宋清药券贫来积,李贺诗囊病后空。”

〔囊句〕 明·魏大中《临江仙·钱塘怀古》:“但供侬醉后,囊句付奚奴。”

〔囊开古锦〕 宋·陈与义《和孙升之》:“囊开古锦湖山出,何意一星窥妙文。”

〔囊中绣句〕 宋·陈师道《送泽之过维扬》:“囊中锈句归应满,不负韦郎五色笺。”

〔诗裁锦囊〕 元·沈禧《一枝花》:“诗裁锦囊奚奴捕,醉压雕鞍侍女扶。”

〔诗囊〕 清·赵执信《题大木所寄晴川集后》:“前年送君往武昌,赠君束锦充诗囊。”

〔奚囊〕 清·程先贞《和田纶霞商河道中作》:“饶有奚囊探丽句,瑶华折寄最繁枝。”

〔奚奴锦〕 金·元好问《甲辰三月旦日》:“新诗写入奚奴锦,从此他乡不算春。”


猜你喜欢

  • 琳琅触目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诣王太尉,遇安丰、大将军、丞相在坐,往别屋见季胤、平子。还语人曰:‘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原谓所见皆名流,后以“琳琅触目”谓眼前所见的都是珍贵的物品或美

  • 秦娥箫凤

    源见“乘鸾”。指传说中秦弄玉吹箫引凤的高超才艺。清周之琦《洞仙歌》词:“向金台斗韵,珠海分笺,令不数当日秦娥箫凤。”

  • 蟾踆

    源见“蟾蜍”。指日月。宋穆修《秋浦会遇》诗:“吁辜赊盖幕,照覆隔蟾踆。”【词语蟾踆】   汉语大词典:蟾踆

  • 月露之体

    《隋书.李谔传》:“江左齐 梁,其弊弥甚……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因以“月露之体”喻指辞藻华美而内容空乏的诗文。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下》

  • 从龙

    源见“风从虎,云从龙”。谓随从帝王或领袖创业。后唐卢殷《欲销云》诗:“欲隐从龙质,仍余触石文。”清戴易《钓台》诗:“当时赖有从龙彦,却使幽人享太平。”【词语从龙】   汉语大词典:从龙

  • 临邛涤器

    源见“文君沽酒”。形容文人落拓不遇。宋秦观《人材》:“文如长卿而有临邛涤器之陋,将如韩信而有胯下蒲伏之辱。”【词语临邛涤器】  成语:临邛涤器汉语大词典:临邛涤器

  • 不疑诬金

    指直不疑被冤诬盗金之故事。后以此典称赞人能宽容忍让;或指人遭诬蒙冤。直不疑,西汉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汉文帝时任郎(帝王侍从)官。有一次,与他同住的一个人告假回家,误将另外一个人的金带走。金主人发觉后

  • 雪里送炭

    见“雪中送炭”。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什么道理使得她数九寒天把自己的衣裳都变卖了给人~呢?”【词语雪里送炭】  成语:雪里送炭汉语大词典:雪里送炭

  • 勇退急流

    同“急流勇退”。清董俞《风入松.寄张蓼匪先生》词:“从来勇退急流难,赢得身闲。”【词语勇退急流】  成语:勇退急流

  • 木梗

    源见“土偶桃梗”。喻指漂荡无定的人或物。北周庾信《和张侍中述怀》:“漂流从木梗,风卷随秋箨。”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木梗随波荡,桃源?隐沦。”【词语木梗】   汉语大词典:木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