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题汉伶玄《赵飞燕外传》附《伶玄自叙》:“通德占袖,顾视烛影,以手拥髻,凄然泣下。”后以“拥髻”指话旧生哀。宋苏轼《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处以诗戏之》之二:“遥知通德凄凉甚,拥髻无言怨未归。”明
同“负米”。唐罗隐《送魏校书兼呈曹使君》诗:“雠书发迹官虽屈,负米安亲路不赊。”
同“沧海桑田”。清 丘逢甲《联仙蘅观察和怀古诗韵次答》之二:“麻姑去后桑栽海,箕子归来黍满宫。”
源见“庾公尘”。喻显赫逼人的权势。明高启《送高二文学游钱塘》诗:“西风吹尘扇难障,不如归卧须时康。”
源见“谢家咏雪”。六出花,即雪花。雪为六瓣,故称。用以咏梅花。闽徐夤《梅花》诗:“玄冥借与三冬景,谢氏输他六出花。”
同“靡然顺风”。南朝 梁陆倕《石阙铭》:“乃正六乐,治五礼……于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人识廉隅,家知礼让。”其他 靡然,倒下的样子。向风,闻风仰慕。形容群起效法,成为风气。胡蕴玉《中国文学史序》:“或徒
明.刘基《诚意伯文集.卖柑者言》(卷七):“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有人责怪他是骗人,卖柑者笑道,“‘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
一竹篮饭食,一木碗羹汤,指少量的食物。豆:木制盛器,有底脚,形状略似篆体“豆,字。《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尽
源见“东施效颦”。指仿效。宋杨亿《无题》诗之三:“北渚自应流怨泪,东邻谁敢效颦眉?”
同“耳馀”。宋范仲淹《得李四宗易书》诗:“须期管 鲍垂千古,不学张 陈负一朝。”【词语张陈】 汉语大词典:张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