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甲
《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晋赵鞅取晋阳之甲,以逐荀寅与士吉射。荀寅与士吉射者曷为者也?君侧之恶人也。此逐君侧之恶人,曷为以叛言之?无君命也。”《榖梁传.定公十三年》:“冬,晋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晋赵鞅归于晋。……以地正国也。以地正国则何以言叛?其入无君命也。”
春秋时,晋卿赵鞅未奉君命取晋阳的士兵讨伐叛逆荀寅和士吉谢。后遂用为平息叛乱之典。
唐.杜甫《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司徒天宝末,北收晋阳甲。”
《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晋赵鞅取晋阳之甲,以逐荀寅与士吉射。荀寅与士吉射者曷为者也?君侧之恶人也。此逐君侧之恶人,曷为以叛言之?无君命也。”《榖梁传.定公十三年》:“冬,晋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晋赵鞅归于晋。……以地正国也。以地正国则何以言叛?其入无君命也。”
春秋时,晋卿赵鞅未奉君命取晋阳的士兵讨伐叛逆荀寅和士吉谢。后遂用为平息叛乱之典。
唐.杜甫《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司徒天宝末,北收晋阳甲。”
《汉书.扬雄传上》:“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汉书.扬雄传赞》:“臣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
王莽掌权后曾两次派使者到彭城廉里(今江苏彭城)延请业已辞官乡居的龚胜出山,委以上卿官位。龚胜称病推辞,使者硬把官印和佩带戴在龚胜身上。龚胜推辞不受,使者一直等在当地,五天一来问候。龚胜自知推托不了,就
隐指苏绅和梁适,后世借喻奸邪小人。草头,为“苏”的字头;木脚,为“梁”的字脚。苏绅字仪甫,泉州晋江(今福建晋江)人。真宗天禧进士。历宜州、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等。曾上书朝廷,指出边防偏重西北、疏略
汉扬雄《法言.吾子》:“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后以“丽则”指美丽典雅。《后汉书.文苑传赞》:“言观丽则,永监淫费。”【词语丽则】 汉语大词典:丽则
形容舞姿轻盈优美。翾风:飘风。清代洪升《长生殿.舞盘》:“逸体横生,浓姿百出,宛如翾风回雪。”【词语翾风回雪】 成语:翾风回雪
同“貂裘敝”。元王逢《送宋宗道归洛阳》诗:“貂敝世怜苏季子,赋成人哭贾长沙。”
宋代苏轼对韩愈古文成就的评价,认为东汉以后,文章与道分离,日益衰落,韩愈促进了文道结合,使古文重新兴起。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韩文公:指韩愈。八代:指东汉、魏、晋、宋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容止》:“有人叹(赞叹)王恭(字孝伯,晋孝武帝时为前将军,曾任兖、青二州刺史。性情伉直,因正色直言得罪了会稽王司马道子,后以讨王愉兵败被杀)形茂(茂,此指美盛)者云:‘濯
参见:姜嫄生稷
琴和剑都是古时文人随身携带之物,因以指文人的行装。唐代薛能《送冯温往河外》诗:“琴剑事行装,河关出北方。”后用“琴剑飘零”形容文人之落拓江湖。【词语琴剑】 汉语大词典:琴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