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烹鲜”。亨,同“烹”。《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元乂墓志》:“妙识屠龙之道,深体亨鲜之术。”唐 李儆《道因法师碑》:“或亨鲜制锦,驰声乎一同。”【词语亨鲜】 汉语大词典:亨鲜
《新唐书.魏徵传》:“帝曰:‘人言徵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后以“我见妩媚”谓真正了解对方而欣赏对方。宋辛弃疾《贺新郎.邑中园林》词:“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180 ① 古代造汉字的六种方法(即六书)之一。《周礼.地官.保氏》郑玄注:“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叙》:“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旧题东汉.班固《汉武故事》:“上幸河东,欣言中流,与群臣饮宴。顾视帝京,乃自作《秋风辞》曰:‘泛楼船兮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吹,发棹歌,极乐欢兮哀情多!’”西汉武帝刘彻巡视河东,泛舟汾河,作《秋风
同“斩木揭竿”。清侯方域《太子丹论》:“斩竿一呼,而天下瓦解。”【词语斩竿】 汉语大词典:斩竿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企羡》:“孟昶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舆,披鹤氅裘。于时微雪,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后因以“王恭鹤氅”泛指高雅的服饰。唐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礼记.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郑玄注:“记问,谓预诵杂难杂说,至讲时为掌者论之。”所谓“记问之学”,是指预先记诵书中一些词句,以作为谈论资料或作应答之用,其实只是东拚西凑,
同“食苹”。南朝 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自从食蓱来,唯见今日美。”【词语食蓱】 汉语大词典:食蓱
同“盗憎主人”。宋王禹偁《谏议大夫臧公墓志铭》:“臣观汝士之所为略无私过,盖盗憎民怨尔。”清顾炎武《将去关中别中尉存杠于慈恩寺塔下》诗:“世业为奴有,空名任盗憎。”【词语盗憎】 汉语大词典:盗憎
《后汉书.邓禹传》:“赤眉众大集,王匡等莫能当。光武等赤眉必破长安,欲乘舋并关中,而方自事山东,未知所寄,以禹沉深有大度,故授以西讨之略。乃拜为前将军持节,中分麾下精兵二万人,遣西入关。”西汉末年,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