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日食万钱

日食万钱

晋书.何曾传》:“然性豪奢,务有华侈,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每燕见,不食太官所设,帝辄命取其食。蒸饼上不拆作十字不食。日食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晋代何曾生活豪奢,每天的饮食要花费成千上万的钱,还说没有可下筷子吃的。形容生活极其奢侈。

《警世通言》卷一七:“有个王涯丞相,官居一品,权压百僚,僮仆千数,日食万钱,说不尽荣华富贵。”


见“食日万钱”。《警世通言》卷17:“有个王涯丞相,官居一品,权压百僚,僮仆千数,~,说不尽荣华富贵。”


【典源】《晋书·何曾传》:“ (何曾)性奢豪,务在华侈。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每燕见,不食太宫所设,帝辄命取其食。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今译】 晋代何曾,武帝时任丞相等职,他豪奢成性,所用帷帐、车辆、衣服都极其华美绮丽,饮食皆美味佳肴,超过王侯。每当朝见,从不吃太官的膳食,皇帝命他从自己家取肴馔自食。如果蒸饼上不蒸裂成十字,何曾亦不食。虽然每日饮食花费万钱,还说没有可吃之物,无处下筷。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达官显贵奢靡无度。

【典形】 何公箸、何相万钱、何箸、食万钱、万钱厨、万钱供一箸、万钱箸、万钱宰相事、万钱无处箸、日费万钱、万钱具

【示例】

〔何公箸〕 清·王士禛《雪中牧仲置酒》:“已下何公箸,宁思汉殿时。”

〔何相万钱〕 清·蒲松龄 《青鱼行》:“君不见,何相万钱买食具,犹自云无下箸处。”

〔何箸〕 唐·李商隐《道士胡君新井碣铭》:“不横何箸,靡对朱杯。”

〔食万钱〕 宋·陆游《思故山》:“从渠贵人食万钱,放翁痴腹常便便。”

〔万钱厨〕 唐·刘禹锡《奉和吏部杨尚书》:“唯应待华诰,更食万钱厨。”

〔万钱供一箸〕 清·程先贞 《感遇》:“掀髯捧大腹,万钱供一箸。”

〔万钱箸〕宋·陆游《园蔬荐村酒戏作》:“何人万钱箸,一笑对西风。”


【词语日食万钱】  成语:日食万钱汉语词典:日食万钱

猜你喜欢

  • 微管之叹

    《论语.宪问》:“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后因以“微管之叹”为颂扬功勋卓著的大臣的典故。南朝 宋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夫盛德不泯,义存祀

  • 钟阜蓼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卷八《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仇非一旦也。苦身劳心,夜以接日,目卧则攻之以蓼(注:目倦欲睡,则口含辛辣之蓼,以使清醒),足寒则演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

  • 长卿慕蔺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相如,字长卿,少好读书、击剑,父母为他取名犬子。后来他倾慕战国时赵国名臣蔺相如的功业与为人,自改名为相如。后遂以“长卿慕蔺”为倾慕名贤的典实。唐魏万《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

  • 老臊胡

    《五灯会元.龙潭信禅师法嗣》:“这里无祖无佛,达摩是老臊胡,释迦老子是干屎橛,文殊 普贤是担屎汉。”本指多须髯的胡人,后泛称络腮胡须。清梁同书《直语补证》:“老臊胡,俗以多髯连鬓者为络腮胡,其实非也…

  • 交盖倾

    同“交盖”。宋张孝祥《题朱元顺浯溪图》诗:“元顺骨已冷,千载交盖倾。”

  • 越乡忧

    源见“庄舄越吟”。喻指思乡的愁怀。唐孟浩然《陪张丞相登嵩阳楼》诗:“独步人何在?嵩阳有故楼……客中遇知己,无复越乡忧。”

  • 九折回轩

    九折:九折阪,在今四川省荥经县西邛崃山,山路高峻险阻,曲折难行。回轩:倒转车头返行。西汉琅邪人王阳被任命为益州(治在今四川晋宁县东)刺史,在巡行所部,查核下级官吏治绩途中经过邛崃山九折阪时,王阳在车上

  • 曳履

    同“曳履朝堂”。唐李德裕《重过列子庙追感》诗:“曳履忘年旧,弹冠久要情。”【词语曳履】   汉语大词典:曳履

  • 吹笙王子

    源见“王乔控鹤”。指王子乔。金天羽《嵩山高》诗:“碧丛丛,高极天,吹笙王子冠列仙。”

  • 绵瓞

    同“瓜绵”。前蜀杜光庭《代人请归姓表》:“巍峨帝绪,须承绵瓞之宗;浩荡皇基,难杂蓬门之子。”【词语绵瓞】   汉语大词典:绵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