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吐哺握发”。唐韩愈《后廿九日复上书》:“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发,亦宜引而进之,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见“吐哺握发”。唐·韩愈《后廿九日复上书》:“今虽不能如周公~,亦宜引而进之,察其
同“赳赳桓桓”。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初八》:“夫西洋火药局,多在空旷寥廓之区,无在城市稠密之地者。彼赳桓之武员,但图取携之便,不复顾及民生,岂知贻害如此之巨哉!”【词语赳桓】
源见“一匡九合”。谓纠合力量,匡定天下。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齐桓设庭燎之礼,故有匡合之功。”【词语匡合】 汉语大词典:匡合
源见“晏子楹”。指先人遗言。清张穆《百字令》词:“晏相楹书,兖师灯火,自有无穷事。”
《南史.萧琛传》载:梁武帝萧衍在西邸时,与琛是旧交,琛在梁历任左户(度支尚书的属官,掌管境内的计帐户籍等事)、度支二尚书(朝廷掌管财政收支的官)、侍中(侍从皇帝,出入宫庭,司应对顾问之事。至魏晋后,实
歌辞名,即汉高祖刘邦所作的《大风歌》。《史记.乐书》:“高祖过沛诗《三侯之章》,令小儿歌之。”司马贞索隐:“过沛诗即《大风歌》也。其辞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是也。侯
源见“功人功狗”。《史记.萧相国世家》作“发踪指示”。《汉书.萧何传》作“发纵指示”。颜师古注:“发纵,谓解绁而放之也。指示者,以手指示之,今俗言放狗。”谓放出猎狗,指示方向,令其追捕野兽。一说猎人发
《史记.封禅书》:“自(齐)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则方士言之不可胜数。始皇自以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今如结驷列骑,所安不过容膝,食方丈于前,所甘不过一肉。”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晋.皇甫谧《高士传.陈仲子》:“陈仲子者,齐人也,……楚王
处( ㄔㄨˇ chǔ ):居住。北海、南海:古人以中国之四周皆为海,故有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之称。这里的北海、南海,犹言极北、极南,并非实指。虞:度,料。 你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不料你竟跋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