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文翁化蜀

文翁化蜀

文翁是西汉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人。年轻时勤奋好学,通晓《春秋》。汉景帝末年出任蜀郡太守。他为政推崇仁教,重视教化,他看到蜀地偏远,民风鄙陋,决心加以诱导。从郡、县内挑选聪明能干的十几位年青官吏,亲自培养训练,然后保送到京城长安去深造,就学于博士。学成之后,回到郡中加以重用。文翁还在成都兴建官办学校,为当地培养人材,注重在实践中锻炼提高他们的从政才干。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蜀地民风教化大为改观,在长安太学求学的蜀地学生和文化发达的齐鲁地区的学生人数差不多相等了。在汉武帝时,朝廷下令让全国各郡都设立学校,就是首先由文翁开的头。后以此典称颂地方官吏办学教化、治理有方。

【出典】:

汉书》卷89《循吏传·文翁传》3625、3626、3627页:“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才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例句】:

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文翁讲肆之堂,英灵雾集。”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前贤。” 唐·杜甫《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 唐·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唐·贯休《闻知赴成都辟请》:“文翁还化蜀,奕幕列鹓鸾。” 唐·樊宗师《蜀绵州越王楼》:“既令富庶能,千万惭文翁。” 唐·羊士谔《书楼怀古》:“何独文翁化,风流与代深。” 宋·柳永《一寸金》:“仗汉节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风化。” 宋·梅尧臣《魏屯田知楚州》:“正迟文翁化,从来楚俗轻。” 明·何景明《送盛斯征巡抚四川》:“征南诸葛筹先定,化蜀文翁事更宜。” 清·宋琬《送张蔚生明府之任剑州》:“讲学文翁今再睹,勒铭张载有新题。” 清·薛时雨《题吴仲山督望三益斋诗稿即送赴川督任》:“文翁化俗只循吏,司马发难多卮词。” 清·范驹《绣带宜春·寿夏镜川学师五十》:“江涯,片帆来乍,是郑虔官职,文翁教化。”


猜你喜欢

  • 炊粱梦

    源见“黄粱梦”。指梦幻。喻虚幻的人生富贵。清赵翼《健闲》诗:“仅留画饼名何用,且喜炊粱梦尚长。”

  • 鲲鹏志

    源见“鲲鹏展翅”。谓远大宏伟之志。阳兆鲲《中秋作》诗:“图南久负鲲鹏志,投北难餍豹虎心。”

  • 丹书铁契

    丹书:用朱砂写成红色的字。铁契:用铁板制成的契券。古时帝王颁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厚待遇或免罪特权的证件。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分封功臣,上者封王,次者封侯。把丹书铁契发给王侯及功臣,世代保持

  • 金诺

    源见“一诺千金”。指郑重许诺。晋顾云《代人上路相公启》:“果践玉书,不移金诺。”明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孩儿既蒙张太公金诺,必不食言,你可放心早去。”【词语金诺】   汉语大词典:金诺

  •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诸:“之于”的合音。 从近处来说,取材于自身,从远处来说,取材于外物。 表示随处可以取材。语出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

  • 石家蜡烛

    《世说新语.汰侈》:“王君夫以?糒澳釜,石季伦用蜡烛作炊。”晋.石崇家极为豪富,生活奢侈,做饭时常以蜡烛当柴烧。后用为咏奢侈之典。唐.李商隐《牡丹》:“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 还桑葚

    桑葚:桑树之果实。比喻为官清廉,不取民间一财一物。出自隋赵轨事迹。赵轨,河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生卒年代不详。幼年时生活清苦,但刻苦好学,注意品德修养。北周时曾任卫州治中,杨坚建立隋朝后转齐州别

  • 一亩之宫

    亩:我国地积单位。周制,六尺为步,百步为亩。宫:房屋的通称。古代宫室对举,宫指整所有围墙围着的房子,室指其中的一个居住单位。 一亩地的住宅。 古代形容儒生出仕为小官,居处的狭窄简陋。语出《礼记.儒

  • 海栽桑

    源见“沧海桑田”。喻世事巨变。清 丘逢甲《戏为张叟题麻姑进酒图》诗之二:“多恐麻姑鬓亦霜,蓬莱清浅海栽桑。”

  • 南风掷孕

    《晋书.后妃上.惠贾皇后传》:“惠贾皇后讳南风,平阳人也,小名时。贾充女。……妃性酷虐,尝手杀数人。或以戟掷孕妾,子随刃堕地。”晋.贾充的女儿贾南风,生性极其残酷暴虐,妒忌心很大,发现姬妾怀孕,就用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