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敢死之士

敢死之士

指李同向平原君赵胜建议,尽散家财,募集勇敢不怕死之人三千名,冲击围城的秦军。后以此典比喻勇敢不怕死的突破手和勇士。李同:本名李谈,因司马迁的父亲名司马谈。为避讳,改“谈”为“同”。李同的父亲是邯郸(今河北邯郸)城内管理官办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传舍”官吏。秦军围困邯郸城,楚国、魏国答应分派解救赵国的救兵还没有到,秦军加紧围攻邯郸,邯郸快要守不住,平原君赵胜很是忧虑不安。这时,李同说:“邯郸的老百姓,用死人枯骨当柴烧,把儿女交换着吃,这可以说是万分危急了!”“现在您真能命令夫人以下人员编入士兵行列,分担一份守城劳动,把家里所有财物都犒赏战士,战士们正当忧愁痛苦时候,是容易赢得他们感戴的。”当时平原君听从了他的意见,得到敢死队员三千人。李同就和这三千人冲击围城的秦军,秦军被打后退三十里。正好遇着楚国和魏国的救兵来到,秦军于是就撤走了,邯郸又保存下来。李同战死,封他的父亲为李侯。此典又作“敢死”。

【出典】:

史记》卷76《平原君虞卿列传》2369页:“李同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xiǎng想,通“饷”,犒赏)士,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于是平原君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却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秦兵遂罢,邯郸复存。李同战死,封其父为李(地在今河南温县西南)侯。”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


偏正 敢,勇敢。士,士兵。为完成最艰巨的战斗任务,而不怕死的勇士。语出《史记·平原君列传》:“得敢死之士三千人。”[例]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同志,他们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爱国心所驱使。△用于描写勇敢无畏。


猜你喜欢

  • 参伍错纵

    同“参伍错综”。明唐顺之《与万思节主事书》:“活数者如揲蓍求卦之初,参伍错纵而阴阳未分者也;死数者如卦画已成之后,为九为六而阴阳既定者也。”【词语参伍错纵】  成语:参伍错纵汉语大词典:参伍错纵

  • 迷下蔡

    源见“东墙窥宋”。形容女子艳丽动人。三国 魏阮籍《咏怀》诗之二:“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唐温庭筠《春暮宴罢寄宋寿先辈》诗:“苏小风姿迷下蔡,马卿才调似临邛。”【词语迷下蔡】   汉语大词典:迷下蔡

  • 越人吟

    同“越客吟”。唐窦牟《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韵》:“忽思班女怨,遥听越人吟。”

  • 一索

    同“一索得男”。明沈德符《野获编.宗藩》:“是时,万妃宠震天下,又得‘一索’之祥,而斤斤守祖宗法。”【词语一索】   汉语大词典:一索

  • 富贵未知天

    《论语.颜渊》:“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子夏曾引用过民间流传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话。后遂用为未知天命之典。唐.陈子昂《赠严仓曹乞推命录》诗:“栖遑长委命,富贵未知天。”

  • 万言书

    专指写给皇帝看的书信,如宋王安石有《上皇帝万言书》。宋代赵升《朝野类要》卷四:“万言书,上进天子之书也;若上公侯,则名之曰长书。”【词语万言书】   汉语大词典:万言书

  • 飡英

    同“餐英”。飡,同“餐”。元王翰《题菊》诗:“归去来南山,飡英坐空谷。”

  • 月旦持评

    同“月旦评”。清杨恩寿《折桂令.湘江送别图送王夔石中丞师晋督滇黔》套曲:“冷书灯不律亲操,月旦持评,罗致英髦。”

  • 伏韬

    《左传.成公十六年》:“王召养由基,与之两矢,使射吕锜。中项,伏韬。以一矢复命。”《国语.晋语九》:“郑人击我。吾伏韬衉血,鼓音不衰。”伏韬,仆倒在弓套上。后常以指为国捐躯或浴血奋战。唐王维《为曹将军

  • 凫短不能长

    同“凫胫鹤膝”。明冯惟敏《醉太平.家训》曲:“须知凫短不能长,再休提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