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政成驯雉

政成驯雉

同“政成三异”。宋曾巩《送高秘丞》诗:“公退种花常满县,政成驯雉不惊人。”


【典源】《东观汉记·鲁恭》:“鲁恭为中牟令,时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察之。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曰:‘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嘿(mo) 然有顷,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治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三异也。府掾久留,担忧贤者。’具以状白安。”《后汉书·鲁恭列传》亦载。

【今译】 后汉时,鲁恭任中牟县令,当时河南一带螟虫为害,庄稼受灾,虽然中牟与邻县地界犬牙交错,可是螟虫唯不进入中牟。河南尹袁安听闻此事,怀疑所传不实,就派仁恕掾肥亲前往视察。鲁恭陪同肥亲到田间察看,一同坐在桑树下,这时一只野鸡飞来落在他们身旁,身旁正有一个小童。肥亲问小童:“你为什么不捉它呢?”小童答“这只野鸡快要育雏了”。肥亲沉默了一会儿,向鲁恭告辞说:“我所以来到这里,是想考察您的政绩。如今螟虫不入中牟为灾,这是第一件异事。教化及于鸟兽,这是第二件异事,儿童有仁爱之心,这是第三件异事。所见如此,我再久留,就是无故怀疑贤者了。”

【释义】 后以此典称扬地方官吏施行仁政。

【典形】 鲁雉、乳雉、狎雉、驯羽、驯翟、驯雉、泽雉将雏、政成驯雉、稚乳、中牟之雉、敬君如鲁恭、车迎雉群。

【示例】

〔鲁雉〕 唐·骆宾王《春夜韦明府宅宴》:“雅琴驯鲁雉,清歌落范尘。”

〔乳雉〕 南朝梁·沈约《披褐守山东》:“乳雉方可驯,流蝗庶能弭。”

〔狎雉〕 唐·骆宾王 《伤祝阿王明府》:“翔凫犹化履,狎雉尚驯童。”

〔驯翟〕 清·唐孙华《送同年陆匪莪之官新建》:“驯翟政成看报最,铎车早望趣装还。”

〔驯羽〕 南朝梁·江淹《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至乃曳组河县,蔑驯羽之化; 鸣环京毂,谢批鳞之政。”

〔驯雉〕 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启》:“狎中牟之驯雉,岂惧骁媒;惊重泉之瑞鸾,非关照舞。”

〔泽雉将雏〕 北周·庾信《又谢赵王赉息丝布启》:“况复栖乌挟子,同知桂树之恩; 泽雉将雏,共喜行春之令。”

〔政成驯雉〕 宋·曾巩《送高秘丞》:“公退种花常满县,政成驯雉不惊人。”

〔雉乳〕 唐·王维《送方城韦明府》:“使车听雉乳,县鼓应鸡鸣。”

〔中牟之雉〕 北周·庾信《周兖州刺史宇文公神道碑》:“青衿智勇,即埋云梦之蛇; 童子仁心,已爱中牟之雉。”


猜你喜欢

  • 囊沙

    《史记.淮阴侯列传》:“齐王广、龙且并军与信战……与信夹潍水陈。韩信乃夜令人为万余囊,满盛沙,壅水上流,引军半渡,击龙且,详(佯)不胜,还走。龙且果喜曰:‘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

  • 下车泣

    同“下车泣罪”。清袁枚《禹陵二十四韵》:“尝闻下车泣,忍过羽山东。”

  • 直内方外

    《易.坤》:“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谓内心正直,行事方正。《朱子全书.论语》:“容貌辞气之间,正学者持养用力之地……若是就此持养,发禁躁妄,动必温恭,只要体当自家直内方外之实事,乃是为己之切,求仁

  • 衮衮诸公

    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本指众多的显宦。后用“衮衮诸公”专称那些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见二十年来,衮衮诸公去来我前,如野马尘埃之奔驰于窗隙也

  • 渊底武侯

    源见“卧龙”。借指龙王。宋张耒《仲夏》诗:“云间赵盾益可畏,渊底武侯方熟眠。”

  • 乞东郭

    同“乞墦”。宋杨万里《张功父请祠甚力简以长句》:“卖身长须仍赤脚,忍向墦间乞东郭。”

  • 白璧招

    《太平御览》卷八〇六引汉.韩婴《韩诗外传》:“楚襄王遣使以金千斤,白璧百双,聘庄子以为相,庄子固辞。”按:此事《史记》称为楚威王使聘。庄子以旷达自适,不愿为官拒绝了楚襄王使者的聘礼,辞不赴命。后以为咏

  • 伊何底止

    同“伊于胡底”。鲁迅《〈朝花夕拾〉后记》:“起观斯世之忍心害理,几全如陈叔宝之无心肝。长此滔滔,伊何底止?”见“伊于胡底”。鲁迅《〈朝花夕拾〉后记》:“起观斯世之忍心害理,几全如陈叔宝之无心肝。长此滔

  • 三辅

    西汉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长安以东为京兆尹,长陵以北为左冯翊,渭城以西为右扶风,称为“三辅”。后因以称京师附近之地。《史记.大宛列传》:“于是汉发三辅罪人。”《汉书.景帝纪》:“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

  • 白驹过隙

    白驹,骏马,喻日影;隙,小孔。白驹过隙,形容光阴过得极快。人生天地之间,就好象在小洞里看骏马跑过去一样转瞬即逝。你看,一个个小生命呱呱堕地:不一会儿,都销声匿迹,先后死亡。死而又生,生而又死,使得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