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政出多门

政出多门

门,门户,宗派。政出多门,形容主张不一致,各行其是。公元前529年,晋昭公邀诸侯会盟于平丘。在盟会上,郑国大夫子产力争向晋国少纳贡赋。他说,诸侯之间休息甲兵,不搞战争,是好事。但是作为霸主的晋国催征贡赋的使臣无月不至,逼令小国完纳,使得小国无法生存。决定小国生存还是灭亡,就看今天了。会议从中午一直开到晚上,晋国才同意子产的要求。签订盟约之后,子太叔责备子产说:“如果诸侯为此前来讨伐郑国,不是更难对付吗?”子产说:“晋国政事出于很多家族,他们自己先不能一心一德,苟且偷安尚且不及,哪里还有力量讨伐别的国家。一个国家不和别国力争,就会遭到欺凌,还成什么个国家?”

【出典】:

左传·昭公十三年》:“及盟,子产争承,曰:‘……诸侯靖兵,好以为事。行理之命,无月不至。贡之无艺,小国有阙,所以得罪也。诸侯修盟,存小国也。贡献无极,亡可待也。存亡之制,将在今矣。’自日中以争,至于昏,晋人许之。既盟,子太叔咎之曰:‘诸侯若讨,其可渎乎?’子产曰:‘晋政多门,贰偷之不暇,何暇讨?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

【例句】:

唐·姚思廉《梁书·武帝记》上:“政出多门,乱其阶矣!”


主谓 政令由许多部门发出。形容领导不力,权力分散,局面混乱。语本《左传·成公十六年》:“鲁之有季孟,犹晋之有栾范也,政令于是乎成。今其谋曰:‘晋政多门,不可从也。’”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汉自威灵以来,上失其道,~,宦官之乱才息,董卓之祸复兴。”△贬义。多用于行政管理方面。→政令不一


【词语政出多门】  成语:政出多门汉语词典:政出多门

猜你喜欢

  • 终南捷

    同“终南捷径”。清李渔《伊园杂咏.迂径》:“甘守本来迂,不学终南捷。”

  • 有马如羊,不以入厩

    源见“马愿如羊”。形容官吏从政清廉。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有马如羊,不以入厩;有金如粟,不以入怀。”

  • 傅燮遭忌

    《后汉书》卷五十八《傅燮传》:“傅燮字南容,北地灵州人也。本字幼起,慕南容三复白珪,乃易字焉。身长八尺,有威容。少师事太尉刘宽。再举孝廉。”“后拜议郎……由是朝廷重其方格,每公卿有缺,为众议所归……权

  • 屦贱踊贵

    《左传.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民人痛疾。”又“公笑曰(公,齐景公):‘子(晏婴)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于是景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

  • 酌霞

    同“酌流霞”。唐孟浩然《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诗:“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词语酌霞】   汉语大词典:酌霞

  • 游刃有余

    比喻应付自如。茅盾 《子夜》 第十七: “现在他们全力来做公债,自然觉得游刃有余。”参见:○庖丁解牛主谓 游刃,运转刀锋;余,余地。原指解剖牛时,在骨节间下刀,大有回旋的余地。语本《庄子·养生主》:“

  • 有服

    有丧服在身,居丧。《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有服,过丞相。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过:探望。【词语有服】   汉语大词典:有服

  • 橘枳淮分

    参见:橘化为枳

  • 花茵粪壤

    同“花飞茵溷”。清尤侗《贺沈贞蕤探花及第》诗:“人生赋命有虎鼠,花茵粪壤本无主。”

  • 弦歌宰

    源见“武城弦”。称以礼乐施教化的县令。唐张说《送王晙自羽林赴永昌令》诗:“多谢弦歌宰,稀闻桴鼓声。”【词语弦歌宰】   汉语大词典:弦歌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