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弄兵潢池

弄兵潢池

弄兵:挥舞兵器,动干戈。潢(huáng黄)池:积水浅塘。龚遂(?-前62年)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今山东邹县)人,初为昌邑王刘贺郎中令,勇于谏诤。汉宣帝即位后,渤海及附近各郡(今辽宁、河北、山东及天津市沿海一带地区)因闹饥荒,农民纷纷起来反抗。宣帝想委派得力官员任渤海太守,丞相和御史都推荐龚遂,宣帝任命他为太守。在接见时,宣帝看到,龚遂70多岁,身材短小,和听说的不符,心里看不上他。宣帝询问治理渤海郡的方法,龚遂说:“渤海地区离首都太远,朝廷的恩泽常降临不到那里。百姓饥寒交迫,当地官吏又不加体恤,这样就造成了自家无知的孩子在积水塘边偷偷摆弄起刀枪的局面了。”龚遂认为对百姓造反,不必大惊小怪,而应稳妥地采取安抚政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后以“弄兵潢池”为典,比喻不自量力地发动兵变,多用以指农民起义或藩镇叛乱。

【出典】:

汉书》卷89《循吏传·龚遂传》3639页:“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龚)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

【例句】:

唐·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每想潢池寇,犹稽赤族惩。” 清·蒲松龄《唐太史命作生志》:“燕巢危幕,至倾拔木之风;兵弄潢池,大惧炎昆之火。” 清·无名氏《偷甲记·吊甲》:“弄潢池狂矢穿天,是谁人在榻侧眠。” 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中:“小丑跳梁,潢池弄兵,原属常有之事。” 清·黄遵宪《感怀》:“迩者盗潢池,神州洿腥膻。” 清·章太炎《革命之道德》:“今之革命,非徒弄兵潢池而已,又将借权以便从事。” 清·章太炎《致袁世凯商榷官制电二》:“发难首功者,非无稳健智略之人,何取弄兵潢池之陈其美?”


述补 潢,积水池。在积水池里玩弄兵器。后多用以比喻起兵作乱。语本《汉书·龚遂传》:“海濒遐远,不霑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章炳麟《革命之道德》:“今之革命,非徒~而已,又将借权以便从事。”△旧时对造反的忌讳的说法。也作“潢池弄盗”、“潢池弄兵”。


【词语弄兵潢池】  成语:弄兵潢池汉语词典:弄兵潢池

猜你喜欢

  • 蒲泥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西汉名将卫青,于元朔二年出击匈奴有功,汉武帝制文云:“今车骑将军青度西河至高阙……讨蒲泥,破符离”。“蒲泥”,或说为匈奴王之号;或说为漠北塞名。汉骠骑将军卫青曾率军讨蒲泥。后

  • 桥边黄石

    同“黄石公”。唐李白《扶风豪士歌》:“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 兔园叟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九“《兔园策》,乃徐庾文体,非鄙朴之谈,但家藏一本,人多贱之。”唐太宗的儿子李恽命僚佐杜嗣先仿照应试科目策问的样式编成问答题集,取汉梁孝王的兔园为名,称为《兔园策》。唐五代时

  • 标枝野鹿

    《庄子.天地》:“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标枝,树梢之枝,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无为;野鹿,比喻在下之民放而自得。后因以“标枝野鹿”指太古时代。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草

  • 折翼祥

    参见:梦生八翼

  • 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被后人赞为“天然奇偶”(杨慎《词品》)

  • 青竹一龙骑

    源见“杖化龙”。借指还乡。唐 綦毋诚《同韦夏卿送顾况归茅山》诗:“白银双阙恋,青竹一龙骑。”

  • 黄公酒垆

    《世说新语.伤逝》:“王濬冲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世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后以“黄公酒垆”用为伤逝怀旧之辞。宋

  • 拜井出泉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耿弇列传》附“耿恭传”:“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据之。七月,匈奴复来攻恭,恭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匈奴遂于城下拥绝涧水。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

  • 坐无公车

    《晋车.车胤传》:“(车胤)又善于赏会(聚会赏玩),当时每有盛坐而胤不在,皆云:‘无车公不乐。’”晋人车胤喜欢与宾朋玩乐聚会,如有盛会而缺少他,大家都觉得不快乐。后因以“坐无公车”比喻宴会时没有嘉宾。